《易》曰:“觀乎天文以察時變.”是故古之哲王, 法垂象以施化, 考庶征以致理, 以授人時, 以考物紀, 修其德以順其度, 改其過以慎其災, 去危而就安, 轉禍而爲福者也. 夫其五緯七紀之名數, 中官外官之位次, 淩曆犯守之所主, 飛流彗孛之所應, 前史載之備矣. 武德年中, 薛頤、庾儉等相次爲太史令, 雖各善於占候, 而無所發明. 貞觀初, 將仕郎直太史李淳風始上言靈台候儀是後魏遺範, 法制疏略, 難爲占步. 太宗因令淳風改造渾儀, 鑄銅爲之, 至七年造成. 淳風因撰《法象志》七卷, 以論前代渾儀得失之差, 語在《淳風傳》. 其所造渾儀, 太宗令置於凝暉閣以用測候, 既在宮中, 尋而失其所在. 玄宗開元九年, 太史頻奏日蝕不效, 詔沙門一行改造新曆. 一行奏雲, 今欲創曆立元, 須知黃道進退, 請太史令測候星度. 有司雲:“承前唯依赤道推步, 官無黃道遊儀, 無由測候.”時率府兵曹梁令..
국외연구소/→ 구당서 舊唐書
開元《大衍曆經》 演紀上元閼逢困敦之歲, 距今開元十二年甲子歲, 歲積九千六百六十六萬一千七百四十算. 大衍步中朔第一 大衍通法:三千四十. 策實:一百一十一萬三百四十三. 揲法:八萬九千七百七十三. 滅法:九萬一千三百. 策餘:一萬五千九百四十三. 用差:一萬七千一百二十四. 掛限:八萬七千一十八. 三元之策:一十五;餘, 六百六十四;秒, 七. 四象之策:二十九;餘, 一千六百一十三. 中盈分:一千三百二十八;秒, 十四. 爻數:六十. 象統:二十四. 推天正中氣 以策實乘入元距所求積算, 命曰中積分. 盈大衍通法得一, 爲積日. 不盈者, 爲小餘. 爻數去積日, 不盡日爲大餘. 數從甲子起算外, 即所求年天正中氣冬至日及小餘也. 求次氣 因天正中氣大小餘, 以三元之策及餘秒加之. 其秒盈象統, 從小餘. 小餘滿大衍通法, 從大餘. 大餘滿爻數, 去之. 命如前, 即次氣恆日及餘秒..
○麟德甲子元曆 上元甲子, 距今大唐麟德元年甲子, 歲積二十六萬九千八百八十算. 推法:一千三百四十. 期實:四十八萬九千四百二十八. 旬周:六十. ○推氣序術 置入甲子元積, 算距今所求年, 以期乘之, 爲期總. 滿法得一爲積日, 不滿爲小餘. 旬去積日, 不盡爲大餘. 命大餘起甲子算外, 即所求年天正中氣冬至恆日及大小餘. 天正建子, 律氣所由, 故陰陽發斂, 皆從其時爲自. ○求恆次氣術 因冬至大小餘, 加大餘十五、小餘二百九十二、小分六之五. 小分滿, 從小餘. 小餘滿總法之, 從大餘一. 大餘滿旬周之. 以次轉加, 而命各得其所求. 他皆放此. 凡氣餘朔大餘爲日, 小餘爲辰也. ○求土王 置清明、小暑、寒露、小寒、大寒小餘, 各加大餘十二、小餘二百四十四、小分八. 互乘氣小分通之, 加八. 若滿三十, 去, 從小餘一. 凡分餘相並不同者, 互乘而並之. 母相乘爲法. 其並滿法..
太古聖人, 體二氣之權輿, 賾三才之物象, 乃創紀以窮其數, 畫卦以通其變. 而紀有大衍之法, 卦有推策之文, 由是曆法生焉. 殷人用九疇、五紀之書, 《周禮》載馮相、保章之職, 所以辨三辰之躔次, 察九野之吉凶. 曆代疇人, 迭相傳授, 蓋推步之成法, 協用之舊章. 暨秦氏焚書, 遺文殘缺, 漢興作者, 師法多門. 雖同征鍾律之文, 共演蓍龜之說, 而建元或異, 積蔀相懸, 旁取證於《春秋》, 強乩疑於《系》、《象》, 靡不揚眉抵掌, 謂甘、石未稱日官;運策播精, 言裨、梓不知天道. 及至清台眎祲, 黃道考祥, 言縮則盈, 少中多否, 否則矯雲差算, 中則自負知時. 章、亥不生, 憑何質證? 高齊天保中, 六月日當蝕朔, 文宣先期問候官蝕何時, 張孟賓言蝕申, 鄭元偉、董峻言蝕辰, 宋景業言蝕巳. 是日蝕於申酉之間, 言皆不中時. 景業造《天保曆》則疏密可知矣. 昔鄧平、洛下閎造漢《..
享太廟樂章十三首貞觀中魏徵褚亮等作 迎神用《永和》黃鍾宮三成, 大呂角二成, 太簇徵二成, 應鍾羽二成, 總九變同用. : 於穆烈祖, 弘此丕基. 永言配命, 子孫保之. 百神既洽, 萬國在茲. 是用孝享, 神其格思. 皇帝行用《太和》詞同冬至圓丘. 登歌酌鬯用《肅和》夾鍾均之黃鍾羽: 大哉至德, 允茲明聖. 格於上下, 聿遵誠敬. 喜樂斯登, 鳴珠以詠. 神其降止, 式隆景命. 迎俎用《雍和》: 崇茲享祀, 誠敬兼至. 樂以感靈, 禮以昭事. 粢盛鹹潔, 牲牷孔備. 永言孝思, 庶幾不匱. 皇祖宣簡公酌獻用《長發》無射宮: 浚哲惟唐, 長發其祥. 帝命斯祐, 王業克昌. 配天載德, 就日重光. 本枝百代, 申錫無疆. 皇祖懿王酌獻用《長發》同前詞, 黃鍾宮. : 太祖景皇帝酌獻用《大基》太簇宮: 猗歟祖業, 皇矣帝先. 翦商德厚, 封唐慶延. 在姬猶稷, 方晉逾宣. 基我鼎運, 於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