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曰:“觀乎天文以察時變.”是故古之哲王, 法垂象以施化, 考庶征以致理, 以授人時, 以考物紀, 修其德以順其度, 改其過以慎其災, 去危而就安, 轉禍而爲福者也. 夫其五緯七紀之名數, 中官外官之位次, 淩曆犯守之所主, 飛流彗孛之所應, 前史載之備矣. 武德年中, 薛頤、庾儉等相次爲太史令, 雖各善於占候, 而無所發明. 貞觀初, 將仕郎直太史李淳風始上言靈台候儀是後魏遺範, 法制疏略, 難爲占步. 太宗因令淳風改造渾儀, 鑄銅爲之, 至七年造成. 淳風因撰《法象志》七卷, 以論前代渾儀得失之差, 語在《淳風傳》. 其所造渾儀, 太宗令置於凝暉閣以用測候, 既在宮中, 尋而失其所在. 玄宗開元九年, 太史頻奏日蝕不效, 詔沙門一行改造新曆. 一行奏雲, 今欲創曆立元, 須知黃道進退, 請太史令測候星度. 有司雲:“承前唯依赤道推步, 官無黃道遊儀, 無由測候.”時率府兵曹梁令瓚待制於麗正書院, 因造遊儀木羕, 甚爲精密. 一行乃上言曰:“黃道遊儀, 古有其術而無其器. 以黃道隨天運動, 難用常儀格之, 故昔人潛思皆不能得. 今梁令瓚創造此圖, 日道月交, 莫不自然契合, 既於推步尤要, 望就書院更以銅鐵爲之, 庶得考驗星度, 無有差舛.”從之, 至十三年造成. 又上疏曰: 按《舜典》雲:“在璿樞玉衡, 以齊七政.”說者以爲取其轉運者爲樞, 持正者爲衡, 皆以玉爲之, 用齊七政之變, 知其盈縮進退, 得失政之所在, 即古太史渾天儀也. 自周室衰微, 疇人喪職, 其制度遺象, 莫有傳者. 漢興, 丞相張蒼首創律曆之學. 至武帝詔司馬遷等更造漢曆, 乃定東西、立晷儀、下漏刻, 以追二十八宿相距星度, 與古不同. 故唐都分天部, 洛下閎運算轉曆, 今赤道曆星度, 則其遺法也. 後漢永元中, 左中郎將賈逵奏言:“臣前上傅安等用黃道度日月, 弦望多近. 史官壹以赤道度之, 不與天合, 至差一日以上. 願請太史官日月宿簿及星度課, 與待詔星官考校.”奏可. 問典星待詔姚崇等十二人, 皆曰:‘星圖有規法, 日月實從黃道, 官無其器, 不知施行. ’甘露二年, 大司農丞耿壽昌奏, 以圓儀度日月行, 考驗天運. 日月行赤道, 至牽牛、東井, 日行一度, 月行十五度;至婁、角, 日行一度, 月行十三度, 此前代所共知也.”是歲永元四載也. 明年, 始詔太史造黃道銅儀. 冬至, 日在鬥十九度四分度之一, 與赤道定差二度. 史官以校日月弦望, 雖密近, 而不爲望日. 儀, 黃道與度運轉, 難候, 是以少終其事. 其後劉洪因黃道渾儀, 以考月行出入遲速. 而後代理曆者不遵其法, 更從赤道命文, 以驗賈逵所言, 差謬益甚, 此理曆者之大惑也. 今靈台鐵儀, 後魏明元時都匠解蘭所造, 規制樸略, 度刻不均, 赤道不動, 乃如膠柱, 不置黃道, 進退無准. 此據赤道月行以驗入曆遲速, 多者或至十七度, 少者僅出十度, 不足以上稽天象, 敬授人時. 近秘閣郎中李淳風著《法象志》, 備載黃道渾儀法, 以玉衡旋規, 別帶日道, 傍列二百四十九交, 以攜月遊, 用法頗雜, 其術竟寢. 臣伏承恩旨, 更造遊儀, 使黃道運行, 以追列舍之變, 因二分之中以立黃道, 交於軫、奎之間, 二至陟降各二十四度. 黃道之內, 又施白道月環, 用究陰陽朓朒之數, 動合天運, 簡而易從, 足以制器垂象, 永傳不朽. 於是玄宗親爲制銘, 置之於靈台以考星度. 其二十八宿及中外官與古經不同者, 凡數十條. 又詔一行與梁令瓚及諸術士更造渾天儀, 鑄銅爲圓天之象, 上具列宿赤道及周天度數. 注水激輪, 令其自轉, 一日一夜, 天轉一周. 又別置二輪絡在天外, 綴以日月, 令得運行. 每天西轉一幣, 日東行一度, 月行十三度十九分度之七, 凡二十九轉有餘而日月會, 三百六十五轉而日行匝. 仍置木櫃以爲地平, 令儀半在地下, 晦明朔望, 遲速有准. 又立二木人於地平之上, 前置鍾鼓以候辰刻, 每一刻自然擊鼓, 每辰則自然撞鍾. 皆於櫃中各施輪軸, 鉤鍵交錯, 關鎖相持. 既與天道合同, 當時共稱其妙. 鑄成, 命之曰水運渾天俯視圖, 置於武成殿前以示百僚. 無幾而銅鐵漸澀, 不能自轉, 遂收置於集賢院, 不複行用. 今錄遊儀制度及所測星度異同, 開元十二年分遣使諸州所測日晷長短, 李淳風、僧一行所定十二次分野, 武德已來交蝕及五星祥變, 著於篇. 黃道遊儀規尺寸: 旋樞雙環:外一丈四尺六寸一分, 豎八分, 厚三分, 直徑四尺五寸九分, 即古所謂旋儀也. 南北斜兩極, 上下循規各三十四度, 兩面各畫周天度數. 一面加釘, 並用銀飾, 使東西運轉如渾天遊儀. 中旋樞軸至兩極首內, 孔徑大兩度半, 長與旋環徑齊, 並用古尺四分爲度. 玉衡望筒:長四尺五寸八分, 廣一寸二分, 厚一寸, 孔徑六分, 古用玉飾之. 玉衡, 衡施於軸中, 旋運持正, 用窺七曜及列星之闊狹, 外方內圓, 孔徑一度半, 周日輪也. 陽經雙環:外一丈七尺三寸, 內一丈四尺六寸四分, 廣四寸, 厚四分, 直徑五尺四寸四分, 置於子午. 左右用八柱相固, 兩面畫周天度數, 一面加釘, 並銀飾之. 半出地上, 半入地下, 雙間挾樞軸及玉衡望筒, 旋環於中也. 陰緯單環:外內廣厚周徑, 皆准陽經, 與陽經相銜各半, 內外俱齊. 面平上爲天, 以下爲地, 橫周陽環, 謂之陰渾也. 面上爲兩界, 內外爲周天百刻. 平上禦制銘序及書, 並金爲字. 天頂單環:外一丈七尺三寸, 豎廣八分, 厚三分, 直徑五尺四寸四分. 當中國人頂之上, 東西當卯酉之中, 稍南, 使見日出入, 令與陽經、陰緯相固, 如殼之裹黃. 南去赤道三十六度, 去黃道十二度, 去北極五十五度, 去南北平各九十一度強. 赤道單環:外一丈四尺五寸九分, 橫八分, 厚三分, 直徑四尺九寸. 赤道者, 當天之中, 二十八宿之列位也. 其本, 後魏解蘭所造也. 因著雙規, 不能運動. 臣今所造者, 上列周天星度, 使轉運隨天, 仍度穿一穴, 隨穴退交, 不有差謬. 即知古者秋分, 日在角五度, 今在軫十三度;冬至, 日在牽牛初, 今在鬥十度. 擬隨差卻退, 故置穴也. 傍在卯酉之南, 上去天頂三十六度而橫置之. 黃道單環:外一丈五尺四寸一分, 橫八分, 厚四分, 直徑四尺八寸四分. 日之所行, 故名黃道. 古人知有其事, 竟無其器, 遂使太陽陟降, 積歲有差. 月及五星, 亦隨日度出入, 規制不知准的, 斟量爲率, 疏闊尤多. 臣今創置此環, 置於赤道環內, 仍開合使隨轉運, 出入四十八度, 而極畫兩方, 東西列周天度數, 南北列百刻, 使見日知時, 不有差謬. 上列三百六十策, 與用卦相准, 度穿一穴, 與赤道相交. 白道月環:外一丈五尺一寸五分, 橫度八分, 厚三分, 直徑四尺七寸六分. 月行有迂曲遲疾, 與日行緩急相反. 古無其器, 今創置於黃道環內, 使就黃道爲交合, 出入六十度, 以測每夜行度. 上畫周天度數, 穿一穴, 擬移交會, 並用銅鐵爲之. 李淳風《法象志》說有此日月兩環, 在旋儀環上. 既用玉衡, 不得遂於玉衡內別安一尺望筒. 運用既難, 其器已澀. 遊儀四柱, 龍各高四尺七寸. 水槽、山各高一尺七寸五分. 槽長六尺九寸, 高廣各四寸. 水池深一寸, 廣一寸五分. 龍者能興雲雨, 故以飾柱. 柱在四維, 龍下有山雲, 俱在水平槽上, 並銅爲之. 遊儀初成, 太史所測二十八宿等與《經》同異狀: 角二星, 十二度;赤道黃道度與古同. 舊《經》去極九十一度, 今則九十三度半. 《星經》雲:“角去極九十一度, 距星正當赤道, 其黃道在赤道南, 不經角中.”今測角在赤道南二度半, 黃道複經角中, 即與天象符合. 亢四星, 九度. 舊去極八十九度, 今九十一度半. 氐四星, 十六度. 舊去極九十四度, 今九十八度. 房四星, 五度. 舊去極一百八度, 今一百一十度半. 心三星, 五度. 舊去極一百八度, 今一百一十一度. 尾九星, 十八度. 舊去極一百二十度, 一雲一百四十一度, 今一百二十四度. 箕四星, 十一度. 舊去極一百一十八度, 今一百二十度. 南鬥六星, 二十六度. 舊去極一百一十六度, 今一百一十九度. 牽牛六星, 八度. 舊去極一百六度, 今一百四度. 須女四星, 十二度. 舊去極一百度, 今一百一度. 虛二星, 十度. 舊去極一百四度, 今一百一度. 北星舊圖入虛宿, 今測在須女九度. 危三星, 十七度. 舊去極九十七度, 今九十七度. 北星舊圖入危宿, 今測在虛六度半. 室二星, 十六度. 舊去極八十五度, 今八十三度. 東壁二星, 九度. 舊去極八十六度, 今八十四度. 奎十六星, 十六度. 舊去極七十六度, 一雲七十度, 今七十三度. 東壁九度, 奎十六度, 此錯以奎西大星爲距, 即損壁二度, 加奎二度, 今取西南大星爲距, 即奎、壁各不失本度. 婁三星, 十三度. 舊去極八十度, 今七十七度. 胃三星, 十四度. 昴七星, 十一度. 舊去極七十四度, 今七十二度. 畢八星, 十七度. 舊去極七十八度, 今七十六度. 觜觿三度, 舊去極八十四度, 今八十二度. 畢赤道與黃道度同. 觜赤道二度, 黃道三度. 其二宿俱當黃道斜虛. 畢有十六度, 尚與赤道度同. 觜總二度, 黃道損加一度, 此即承前有誤. 今測畢有十七度半, 觜觿半度, 並依天正. 參十星, 舊去極九十四度, 今九十二度. 東井八星, 三十三度. 舊去極七十度, 今六十八度. 輿鬼五星, 舊去極六十八度, 今古同也. 柳八星, 十五度. 舊去極七十七度, 一雲七十九度, 今八十度半. 柳, 合用西頭第三星爲距, 比來錯取第四星, 今依第三星爲正. 七星十度, 舊去極九十一度, 一雲九十三度, 今九十三度半. 張六星, 十八度. 舊去極九十七度, 今一百度. 張六星, 中央四星爲硃鳥嗉, 外二星爲翼. 比來不取膺前爲距, 錯取翼星, 即張加二度半, 七星欠二度半. 今依本《經》爲定. 翼二十二星, 十八度. 舊去極九十七度, 今一百三度. 軫四星, 十七度. 舊去極九十八度, 今一百度. 文昌, 舊二星在鬼, 四星在井;今四星在柳, 一星在鬼, 一星在井. 北鬥, 魁第一星舊在七星一度, 今在張十三度. 第二星舊在張二度, 今在張十二度半. 第三星舊在翼二度, 今在翼十三度. 第四星舊在翼八度, 今在翼十七度太. 第五星舊在軫八度, 今在軫十度半. 第六星舊在角七度, 今在角四度少. 第七星舊在亢四度, 今在角十二度少. 天關, 舊在黃道南四度, 今當黃道. 天江, 舊在黃道外, 今當黃道. 天囷, 舊在赤道外, 今當赤道. 三台:上台舊在井, 今測在柳;中台舊在七星, 今在張. 建星, 舊去黃道北半度, 今四度半. 天苑, 舊在昴、畢, 今在胃、昴. 王良, 舊五星在壁, 今四星在奎, 一星在壁外. 屏, 舊在觜, 今在畢宿. 雲雨, 舊在黃道外, 今在黃道內七度. 雷電, 舊在赤道外五度, 今在赤道內二度. 霹靂, 舊五星並在赤道外四度, 今四星在赤道內, 一星在外. 土公吏, 舊在赤道外, 今在赤道內六度. 虛梁, 舊在黃道內四度. 外屏, 舊在黃道外三度, 今當黃道. 八魁, 舊九星並在室, 今五星在壁, 四星在室. 長垣, 舊當黃道, 今在黃道北五度. 軍井, 准《經》, 在玉井東南二度半. 天槨, 舊在黃道北, 今當黃道. 天高, 舊在黃道外, 今當黃道. 狗國, 舊在黃道外, 今當黃道. 羅堰, 舊當黃道, 今在黃道北. 黃道, 春分之日與赤道交於奎五度太;秋分之日交於軫十四度少;冬至之日於鬥十度, 去赤道南二十四度;夏至之日於井十三度少, 去赤道北二十四度. 其赤道帶天之中, 用分列宿之度;黃道斜運, 以明日月之行. 其冬至, 洛下閎起於牛初, 張衡等遷於鬥度, 由每歲差分不及舊次也. 日晷:《周禮》大司徒, 常“以土圭之法測土深, 正日景, 以求地中. 日東則景夕多風, 日西則景朝多陰. 日至之景尺五寸, 謂之地中, 天地之所合也, 四時之所交也, 風雨之所會也, 陰陽之所合也. 然則百物阜安, 乃建王國焉.”鄭氏以爲“凡日景於地, 千裏而差一寸.”“景尺有五寸者, 南戴日下萬五千裏, 地與星辰四遊升降於三萬裏之中, 是以半之, 得地之中焉.”鄭司農雲:“土圭之長尺有五寸, 以夏至之日立八尺之表, 其景適與土圭等, 謂之地中. 今潁川陽城爲然. 謹按《南越志》:“宋元嘉中, 南征林邑, 以五月立表望之, 日在表北, 影居表南. 交州日影覺北三寸, 林邑覺九寸一分, 所謂開北戶以向日也.”交州, 大略去洛九千餘裏, 蓋水陸曲折, 非論圭表所度, 惟直考實, 其五千乎!開元十二年, 詔太史交州測景, 夏至影表南長三寸三分, 與元嘉中所測大同. 然則距陽城而南, 使直路應弦, 至於日下, 蓋不盈五千裏也. 測影使者大相元太雲:“交州望極, 才出地二十餘度. 以八月自海中南望老人星殊高. 老人星下, 環星燦然, 其明大者甚眾, 圖所不載, 莫辨其名. 大率去南極二十度以上, 其星皆見. 乃古渾天家以爲常沒地中, 伏而不見之所也.”又按貞觀中, 史官所載鐵勒、回紇部在薛延陀之北, 去京師六千九百裏. 又有骨利幹居回紇北方瀚海之北, 草多百藥, 地出名馬, 駿者行數百裏. 北又距大海, 晝長而夕短, 既日沒後, 天色正曛, 煮一羊胛才熟, 而東方已曙. 蓋近日出入之所雲. 凡此二事, 皆書契所未載也. 開元十二年, 太史監南宮說擇河南平地, 以水准繩, 樹八尺之表而以引度之. 始自滑州白馬縣, 北至之晷, 尺有五寸七分. 自滑州台表南行一百九十八裏百七十九步, 得汴州浚儀古台表, 夏至影長一尺五寸微強. 又自浚儀而南百六十七裏二百八十一步, 得許州扶溝縣表, 夏至影長一尺四寸四分. 又自扶溝而南一百六十裏百一十步, 至豫州上蔡武津表, 夏至影長一尺三寸六分半. 大率五百二十六裏二百七十步, 影差二寸有餘. 而先儒以爲王畿千裏, 影移一寸, 又乖舛而不同矣. 今以句股圖校之, 陽城北至之晷, 一尺四寸八分弱;冬至之晷, 一丈二尺七寸一分半;春秋分, 其長五尺四寸三分. 以覆矩斜視, 北極出地三十四度四分. 凡度分皆以十分爲法. 自滑台表視之, 高三十五度三分. 差陽城九分. 自浚儀表視之, 高三十四度八分. 差陽城四分. 自武津表視之, 高三十三度八分. 差陽城九分. 雖秒分稍有盈縮, 雖以目校, 然大率五百二十六裏二百七十步而北極差一度半, 三百五十一裏八十步而差一度. 樞極之遠近不同, 則黃道之軌景固隨而遷變矣. 自此爲率, 推之比歲朗州測影, 夏至長七寸七分, 冬至長一丈五寸三分, 春秋分四尺三寸七分半. 以圖測之, 定氣長四尺四寸七分. 按圖斜視, 北極出地二十九度半. 差陽城五度二分. 蔚州橫野軍測影, 夏至長二尺二寸九分, 冬至長一丈五尺八寸九分, 春秋分長六尺四寸四分半. 以圖測之, 定氣六尺六寸三分半. 按圖斜視, 北極出地四十度. 差陽城五度二分. 凡南北之差十度半, 其徑三千六百八十裏九十步. 自陽城至朗州, 一千八百二十六裏百九十六步, 自陽城至蔚州橫野軍, 一千八百六十一裏二百一十四步. 北至之晷, 差一尺五寸三分, 自陽城至朗州, 差七寸二分, 自陽城至橫野軍, 差八寸. 南至之晷, 差五尺三寸六分. 自陽城至朗州, 差二尺一寸八分, 自陽城至橫野軍, 差三尺一寸八分. 率夏至與南方差步, 冬至與北方差多. 又以圖校安南, 日在天頂北二度四分, 北極高二十度四分, 冬至影長七尺九寸四分, 定春秋分影長二尺九寸三分. 差陽城十四度三分, 其徑五千二十三裏. 至林邑國, 日在天頂北六度六分強, 北極之高十七度四分, 周圓三十五度, 常見不隱. 冬至影長六尺九寸, 其徑六千一百一十二裏. 假令距陽城而北, 至鐵勒之地亦十七度四分, 合與林邑與等, 則五月日在天頂南二十七度四分, 北極之高五十二度, 周圓一百四度, 常見不隱. 北至之齕四尺一寸三分, 南至之齕二丈九就十寸六分. 定春秋分影長九尺八寸七分. 北方其沒地才十五度餘, 昏伏於亥之正西, 晨見於醜之正東, 以裏數推之, 已在回紇之北, 又南距洛陽九千八百一十裏, 則五月極長之日, 其夕常明, 然則骨利幹猶在其南矣. 又先儒以南戴日下萬五千裏爲句股, 斜射陽城爲弦, 考周徑之率以揆天度, 當一千四百六裏二十四步有餘. 今測日影, 距陽城五千餘裏, 已居戴日之南, 則一度之廣, 皆宜三分去二, 計南北極相去才八萬餘裏, 其徑五萬餘裏, 宇宙之廣, 豈若是乎?然則王蕃所傳, 蓋以管窺天, 以蠡測海之義也. 古人所以恃句股之術, 謂其有征於近事. 顧未知目視不能遠, 浸成微分之差, 其差不已, 遂與術錯. 如人遊於大湖, 廣不盈百裏, 而睹日月朝夕出入湖中. 及其浮於巨海, 不知幾千萬裏, 猶睹日月朝出其中, 夕入其中. 若於朝夕之際, 俱設重差而望之, 必將小大同術而不可分矣. 夫橫既有之, 縱亦宜然. 假令設兩表, 南北相距十裏, 其崇皆數十裏, 若置火炬於南表之端, 而植八尺之木於其下, 則當無影. 試從南表之下, 仰望北表之端, 必將積微分之差, 漸與南表參合. 表首參合, 則置炬於其上, 亦當無影矣. 又置火炬於北表之端, 而植八尺之木於其下, 則當無影. 試從北表之下, 仰望南表之端, 又將積微分之差, 漸與北表參合. 表首參合, 則置炬於其上, 亦當無影矣. 複於二表之間, 相距各五裏, 更植八尺之木, 仰而望之, 則表首環屈而相會. 若置火炬於兩表之端, 皆當無影. 夫數十裏之高與十裏之廣, 然則斜射之影與仰望不殊. 今欲求其影差以推遠近高下, 猶尚不可知也;而況稽周天積裏之數於不測之中, 又可必乎!假令學者因二十裏之高以立句股之術, 尚不知其所以然, 況八尺之木乎!原人所以步圭景之意, 將欲節宣和氣, 輔相物宜, 而不在於辰次之周徑;其所以重曆數之意, 將欲敬授人時, 欽若乾象, 而不在於渾、蓋之是非. 若乃述無稽之談於視聽之所不及, 則君子闕疑而不質, 仲尼慎言而不論也. 而或者各守所傳之器以述天體, 謂渾元可任數而測, 大象可運算而窺, 終以六家之說, 迭爲矛盾. 今誠以爲蓋天, 則南方之度漸狹;以爲渾天, 則北方之極浸高. 此二者, 又渾、蓋之家未能有以通其說也. 由是而觀, 則王仲任、葛稚川之徒, 區區於異同之辨, 何益人倫之化哉! 又凡日晷差, 冬夏至不同, 南北亦異, 而先儒一以裏數齊之, 喪其事實. 沙門一行因修《大衍圖》, 更爲《覆矩圖》, 自丹穴以暨幽都之地, 凡爲圖二十四, 以考日蝕之分數, 知夜漏之短長. 今載諸州測景尺寸如左: 林邑國, 北極高十七度四分. 冬至影在表北六尺九寸. 定春秋分影在表北二尺八寸五分, 夏至影在表南五寸七分. 安南都護府, 北極高二十六度六分. 冬至影在表北七尺九寸四分. 定春秋分影在表北二尺九寸三分, 夏至影在表南三寸三分. 朗州武陵縣, 北極高二十九度五分. 冬至影在表北一丈五寸三分. 定春秋分影在表北四尺三寸七分半, 夏至影在表北七寸七分. 襄州. 恆春分影在表北四尺八寸. 蔡州上蔡縣武津館, 北極高三十三度八分. 冬至影在表北一丈二尺三寸八分. 定春秋分影在表北五尺二寸八分, 夏至影在表北一尺三寸六分半. 許州扶溝, 北極高三十四度三分. 冬至影在表北一丈二尺五寸三分. 定春秋分影在表北五尺三寸七分, 夏至影在表北一尺四寸四分. 汴州浚儀太嶽台, 北極高三十四度八分. 冬至影在表北一丈二尺八寸五分. 定春秋分影在表北五尺五寸, 夏至影在表北一尺五寸三分. 滑州白馬, 北極高三十五度三分. 冬至影在表北一丈三尺. 定春秋分影在表北五尺三寸六分, 夏至影在表北一尺五寸七分. 太原府. 恆春分影在表北六尺. 蔚州橫野軍, 北極高四十度. 冬至影在表北一丈五尺八寸九分. 定春秋分影在表北六尺六寸三分, 夏至影在表北二尺二寸九分.
'국외연구소 > → 구당서 舊唐書' 카테고리의 다른 글
【당서唐書(舊)】권37 지17 오행지 (0) | 2024.03.18 |
---|---|
【당서唐書(舊)】권36 지16 역지5 (0) | 2024.03.17 |
【당서唐書(舊)】권34 지14 역지3 (0) | 2024.03.15 |
【당서唐書(舊)】권33 지13 역지2 (0) | 2024.03.14 |
【당서唐書(舊)】권32 지12 역지1 (0) | 2024.03.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