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禮:四時各以孟月享太廟, 每室用太牢, 季冬蠟祭之後, 以辰日臘享於太廟, 用牲如時祭. 三年一祫, 以孟冬. 五年一禘, 以孟夏. 又時享之日, 修七祀於太廟西門內之道南:司命, 戶以春, 灶以夏;門, 厲以秋, 行以冬, 中溜則於季夏迎氣日祀之. 若品物時新堪進禦者, 所司先送太常, 與尚食相知, 簡擇精好者, 以滋味與新物相宜者配之. 太常卿奉薦於太廟, 不出神主. 仲春薦冰, 亦如之. 武德元年五月, 備法駕迎宣簡公, 懿王、景皇帝、元皇帝神主, 祔於太廟, 始享四室. 貞觀九年, 高祖崩, 將行遷祔之禮, 太宗命有司詳議廟制. 諫議大夫硃子奢建議曰: 按漢丞相韋玄成奏立五廟, 諸侯亦同五. 劉子駿議開七祖, 邦君降二. 鄭司農踵玄成之轍, 王子雍揚國師之波, 分塗並驅, 各相師祖, 鹹玩共所習, 好同惡異. 遂令曆代祧祀, 多少參差, 優劣去取, 曾無畫一. 《傳》稱“名位不同, 禮亦異數.”《易》雲“卑高以陳, 貴賤位矣”. 豈非別嫌疑, 慎微遠, 防陵僭, 尊君卑佐, 升降無舛, 所貴禮者, 義在茲乎!若使天子諸侯, 俱立五廟, 便是賤可以同貴, 臣可以濫主, 名器無准, 冠屨同歸, 禮亦異數, 義將安設?《戴記》又稱:禮有以多爲貴者, 天子七廟, 諸侯五廟.”若天子五廟, 才與子男相埒, 以多爲貴, 何所表乎?愚以爲諸侯立高祖以下, 並太祖五廟, 一國之貴也. 天子立高祖以上, 並太祖七廟, 四海之尊也. 降殺以兩, 禮之正焉. 前史所謂“德厚者流光, 德薄者流卑”, 此其義也. 伏惟聖祖在天, 山陵有日, 祔祖嚴配, 大事在斯. 宜依七廟, 用崇大禮. 若親盡之外, 有王業之所基者, 如殷之玄王, 周之後稷, 尊爲始祖. 倘無其例, 請三昭三穆, 各置神主, 太祖一室, 考而虛位. 將待七百之祚, 遞遷方處, 庶上依晉、宋, 傍愜人情. 於是八座奏曰: 臣聞揖讓受終之後, 革命創制之君, 何嘗不崇親親之義, 篤尊尊之道, 虔奉祖宗, 致敬郊廟. 自義乖闕裏, 學滅秦庭, 儒雅既喪, 經籍湮殄. 雖兩漢纂修絕業, 魏、晉敦尚斯文, 而宗廟制度, 典章散逸, 習所傳而競偏說, 執淺見而起異端. 自昔迄茲, 多曆年代, 語其大略, 兩家而已. 祖鄭玄者則陳四廟之制, 述王肅者則引七廟之文, 貴賤混而莫辯, 是非紛而不定. 陛下至德自然, 孝思罔極, 孺慕逾匹夫之志, 制作窮聖人之道, 誠宜定一代之宏規, 爲萬世之彝則. 臣奉述睿旨, 討論往載, 紀七廟者實多, 稱四祖者蓋寡. 校其得失, 昭然可見. 《春秋穀梁傳》及《禮記》、《王制》、《祭法》、《禮器》《孔子家語》, 並雲:“天子七廟, 諸侯五廟, 大夫三廟, 士二廟.”《尚書》曰:“七世之廟, 可以觀德.”至於孫卿、孔安國、劉歆、班彪父子、孔晁、虞喜、幹寶之徒, 或學推碩儒, 或才稱博物, 商較今古, 鹹以爲然. 故其文曰:“天子三昭三穆, 與太祖之廟而七.”晉、宋、齊、梁, 皆依斯義, 立親廟六, 豈非有國之茂典, 不刊之休烈乎?若使違群經之明文, 從累代之疑議, 背子雍之篤論, 尊康成之舊學, 則天子之禮, 下逼於人臣, 諸侯之制, 上僭於王者, 非所謂尊卑有序, 名位不同者也. 況複禮由人情, 自非天墜, 大孝莫重於尊親, 厚本莫先於嚴配. 數盡四廟, 非貴多之道;祀逮七世, 得加隆之心. 是知德厚者流光, 乃可久之高義;德薄者流卑, 實不易之令範. 臣等參議, 請依晉、宋故事, 立親廟六, 其祖宗之制, 式遵舊典. 庶承宗之道, 興於理定之辰;尊祖之義, 成於孝治之日. 制從之. 於是增修太廟, 始崇祔弘農府君及高祖神主, 並舊四室爲六室. 二十三年, 太宗崩, 將行崇祔之禮, 禮部尚書許敬宗奏言:“弘農府君廟應迭毀. 謹按舊儀, 漢丞相韋玄成以爲毀主瘞埋. 但萬國宗饗, 有所從來, 一旦瘞埋, 事不允愜. 晉博士範宣意欲別立廟宇, 奉征西等主安置其中. 方之瘞埋, 頗葉情理, 事無典故, 亦未足依. 又議者或言毀主藏於天府, 祥瑞所藏, 本非斯意. 今謹准量, 去祧之外, 猶有壇墠, 祈禱所及, 竊謂合宜. 今時廟制, 與古不同, 共基別室, 西方爲首. 若在西夾之中, 仍處尊位, 祈禱則祭, 未絕祗享, 方諸舊儀, 情實可安. 弘農府君廟遠親殺, 詳據舊章, 禮合迭毀. 臣等參議, 遷奉神主, 藏於夾室, 本情篤教, 在理爲弘.”從之. 其年八月庚子, 太宗文皇帝神主祔於太廟. 文明元年八月, 奉高宗神主祔於太廟中, 始遷宣皇帝神主於夾室. 垂拱四年正月, 又於東都立高祖、太宗、高宗三廟, 四時享祀, 如京廟之儀. 別立崇先廟以享武氏祖考. 則天尋又令所司議立崇先廟室數, 司禮博士、崇文館學士周忭希旨, 請立崇先廟爲七室, 其皇室太廟, 減爲五室. 春官侍郎賈大隱奏曰:“臣竊准秦、漢皇太後臨朝稱制, 並據禮經正文, 天子七廟, 諸侯五廟. 蓋百王不易之義, 萬代常行之法, 未有越禮違古而擅裁儀注者也. 今周悰別引浮議, 廣述異文, 直崇臨朝權儀, 不依國家常度, 升崇先之廟而七, 降國家之廟而五. 臣聞皇圖廣辟, 實崇宗社之尊;帝業弘基, 實等山河之固. 伏以天步多艱, 時逢遏密, 代天理物, 自古有之. 伏惟皇太後親承顧托, 憂勤黎庶, 納孝慈之請, 垂矜撫之懷, 實所謂光顯大猷, 恢崇聖載. 其崇先廟室, 合同諸侯之數, 國家宗廟, 不合輒有移變. 臣之愚直, 並依正禮, 周忭之請, 實乖古儀.”則天由是且止. 天授二年, 則天既革命稱帝, 於東都改制太廟爲七廟室, 奉武氏七代神主, 祔於太廟. 改西京太廟爲享德廟, 四時唯享高祖已下三室, 餘四室令所司閉其門, 廢其享祀之禮. 又改西京崇先廟爲崇尊廟, 其享祀如太廟之儀. 萬歲登封元年臘月, 封嵩山回, 親謁太廟. 明年七月, 又改京崇尊廟, 爲太廟, 仍改太廟署爲清廟台, 加官員, 崇其班秩. 聖曆二年四月, 又親祀太廟, 曲赦東都城內. 中宗即位, 神龍元年正月, 改享德廟依舊爲京太廟. 五月, 遷武氏七廟神主於西京之崇尊廟, 東都創置太廟. 太常博士張齊賢建議曰: 昔孫卿子雲:“有天下者事七代, 有一國者事五代.”則天子七廟, 古今達禮. 故《尚書》稱“七代之廟, 可以觀德”. 《祭法》稱“王立七廟, 一壇一墠”. 王制雲:“天子七廟, 三昭三穆, 與太祖之廟而七.”莫不尊始封之君謂11111之陳”陳於太祖, 未毀廟之主, 皆升合食於太祖之室. 太祖東向, 昭南向, 穆北向. 太祖者, 商之玄王、周之後稷是也. 太祖之外, 更無始祖. 但商自玄王以後, 十有四代, 至湯而有天下. 周自後稷已後, 十有七代, 至武王而有天下. 其間代數既遠, 遷廟親廟, 皆出太祖之後, 故得合食有序, 尊卑不差. 其後漢高祖受命, 無始封祖, 即以高皇帝爲太祖. 太上皇高帝之父, 立廟享祀, 不在昭穆合食之列, 爲尊於太祖故也. 魏武創業, 文帝受命, 亦即以武帝爲太祖. 其高皇、太皇、外處君等並爲屬尊, 不在昭穆合食之列. 晉宣創業, 武帝受命, 亦即以宣帝爲太祖. 其征西、豫章、潁川、京兆府君等並爲屬尊, 不在昭穆合食之列. 曆茲已降, 至於有隋, 宗廟之制, 斯禮不改. 故宇文氏以文皇帝爲太祖, 隋室以武元皇帝爲太祖. 國家誕受在命, 累葉重光. 景皇帝始封唐公, 實爲太祖. 中間代數既近, 列在三昭三穆之內, 故皇家太廟, 唯有六室. 其弘農府君、宣、光二帝, 尊於太祖, 親盡則遷, 不在昭穆合食之數. 今皇極再造, 孝思匪寧. 奉二月二十九日敕:“七室已下, 依舊號尊崇.”又奉三月一日敕:“既立七廟, 須尊崇始祖, 速令詳之”者. 伏尋禮經, 始祖即是太祖, 太祖之外, 更無始祖. 周朝太祖之外, 以周文王爲始祖, 不合禮經. 或有引《白虎通義》雲“後稷爲始祖、文王爲太祖、武王爲太宗”, 及鄭玄注《詩·雍》序雲“太祖謂文王”以爲說者. 其義不然. 何者?彼以禮“王者祖有功, 宗有德, 周人祖文王而宗武王”, 故謂文王爲太祖耳, 非袷祭群主合食之太祖. 今之議者, 或有欲立涼武昭王爲始祖者, 殊爲不可. 何者?昔在商、周、稷、珣始封, 湯、武之興, 祚由稷、珣, 故以稷、珣爲太祖, 即皇家之景帝是也. 涼武昭王勳業未廣, 後主失國, 土宇不傳. 景皇始封, 實基明命. 今乃舍封唐之盛烈, 崇西涼之遠構, 考之前古, 實乖典禮. 魏氏不以曹參爲太祖, 晉氏不以殷王仰爲太祖, 宋氏不以楚元王爲太祖, 齊、梁不以蕭何爲太祖, 陳、隋不以胡公、楊震爲太祖, 則皇家安可以涼武昭王爲太祖乎?漢之東京, 大議郊祀, 多以周郊後稷, 漢當郊堯. 制上公卿議, 議者多同, 帝亦然之. 杜林正議, 獨以爲“周室之興, 祚由後稷. 漢業特起, 功不緣堯. 祖宗故事, 所宜因循.”竟從林議. 又傳稱, “欲知天上, 事問長人”, 以其近之. 武德、貞觀之時, 主聖臣賢, 其去涼武昭王蓋亦近於今矣. 當時不立者, 必不可立故也. 今既年代浸遠, 方複立之, 是非三祖二宗之意. 實恐景皇失職而震怒, 武昭虛位而不答, 非社稷之福也. 宗廟事重, 禘祫禮崇, 先王以之觀德. 或者不知其說, 既灌而往, 孔子不欲觀之. 今朝命惟新, 宜應慎禮, 祭如神在, 理不可誣. 請准敕加太廟爲七室, 享宣皇帝以備七代, 其始祖不合別有尊崇. 太常博士劉承慶、尹知章又議雲: 謹按《王制》:“天子七廟, 在昭三穆, 與太祖之廟而七.”此載籍之明文, 古今之通制. 皇唐稽考前範, 詳采列辟, 崇建宗靈, 式遵斯典. 但以開基之主, 受命之君, 王跡有淺深, 太祖有遠近. 湯、文祚基稷、珣, 太祖代遠, 出乎昭穆之上, 故七廟可全. 若夏繼唐、虞, 功非由鯀;漢除秦、項, 力不因堯. 及魏、晉經圖, 周、隋撥亂, 皆勳隆近代, 祖業非遠, 受命始封之主, 不離昭穆之親, 故肇立宗祊, 罕聞全制. 夫太祖以功建, 昭穆以親崇, 有功百代而不遷, 親盡七葉而當毀. 或以太祖代淺, 廟數非備, 更於昭穆之上, 遠立合遷之君, 曲從七廟之文, 深乖迭毀之制. 皇家千齡啟旦, 百葉重光. 景皇帝浚德基唐, 代數猶近, 號雖崇於太祖, 親尚列於昭穆, 且臨六室之位, 未申七代之尊. 是知太廟當六, 未合有七. 故先朝惟有宣、光、景、元、神、堯、文武六代親廟. 大帝登遐, 神主升祔於廟室, 以宣後帝代數當滿, 准禮複遷. 今止有光皇帝已下六代親廟, 非是天子之廟數不當有七, 要由太祖有遠近之異, 故初建有多少之殊. 敬惟三後臨朝, 代多儒雅, 神祊事重, 禮豈虛存, 規模可沿, 理難變革. 宣皇既非始祖, 又廟無祖宗之號, 親盡既遷, 其在不合重立. 若禮終運往, 建議複崇, 實違《王制》之文, 不合先朝之旨. 請依貞觀之故事, 無改三聖之宏規, 光崇六室, 不虧古議. 時有制令宰相更加詳定, 禮部尚書祝欽明等奏言:“博士三人, 自分兩議:“張齊賢以始同太祖, 不合更祖昭王;劉承慶以《王制》三昭三穆, 不合重崇宣帝. 臣等商量, 請依張齊賢以景皇帝爲太祖, 依劉承慶尊崇六室.”制從之. 尋有制以孝敬皇帝爲義宗, 升祔於太廟. 其年八月, 崇祔光皇帝、太祖景皇帝、代祖元皇帝、高祖神堯皇帝、太宗文武聖皇帝、皇考高宗天皇大帝、皇兄義宗孝敬皇帝於東都之太廟, 躬行享獻之禮. 二年, 駕還京師, 太廟自是亦崇享七室, 仍改武氏崇尊廟爲崇恩廟. 明年二月, 複令崇恩廟一依天授時享祭. 時武三思用事, 密令安樂公主諷中宗, 故有此制. 尋又特令武氏崇恩廟齋郎取五品子充. 太常博士楊孚奏言:“太廟齋郎, 承前只七品已下子. 今崇恩廟齋郎既取五品子, 即太廟齋郎作何等級?”上曰:太廟齋郎亦准崇恩廟置.”孚奏曰:“崇恩廟爲太廟之臣, 太廟爲崇恩廟之君, 以臣准君, 猶爲僭逆, 以君准臣, 天下疑懼. 孔子曰:‘名不正則言不順, 言不順則事不成, 事不成則禮樂不興, 禮樂不興則刑罰不中, 刑罰不中則人無所措手足. 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 ’伏願無惑邪言, 以爲亂始.”其事乃寢. 崇恩廟至睿宗踐祚, 乃廢毀之. 景雲元年冬, 將葬中宗孝和皇帝於定陵, 中書令姚元之、吏部尚書宋璟奏言:“准禮, 大行皇帝山陵事終, 即合祔廟. 其太廟第七室, 先祔皇兄義宗孝敬皇帝、哀皇後裴氏神主. 伏以義宗未登大位, 崩後追尊, 神龍之初, 乃特令遷祔. 《春秋》之義, 國君即位未逾年者, 不合列敘昭穆. 又古者祖宗各別立廟, 孝敬皇帝恭陵既在洛州, 望於東都別立義宗之廟, 遷祔孝敬皇帝、哀皇後神主, 命有司以時享祭, 則不違先旨, 又協古訓, 人神允穆, 進退得宜. 在此神主, 望入夾室安置. 伏願陛下以禮斷恩.”制從之. 及既葬, 祔中宗孝和皇帝、和思皇後趙氏神主於太廟. 其義宗即於東都從善裏建廟享祀. 時又追尊昭成、肅明二皇後, 於親仁裏別置儀坤廟, 四時享祭. 開元四年, 睿宗崩, 及行祔廟之禮, 太常博士陳貞節、蘇獻等奏議曰:“謹按孝和皇帝在廟, 七室已滿. 今睿宗大聖真皇帝是孝和之弟, 甫及仲冬, 禮當祔遷. 但兄弟入廟, 古則有焉, 遞遷之禮, 昭穆須正. 謹按《禮論》, 太常賀循議雲:‘兄弟不相爲後也. 故殷之盤庚, 不序於陽甲, 而上繼於先君;漢之光武, 不嗣於孝成, 而上承於元帝. ’又曰:‘晉惠帝無後, 懷帝承統, 懷帝自繼於世祖, 而不繼於惠帝. 其惠帝當同陽甲、孝成, 別出爲廟. ’又曰:‘若兄弟相代, 則共是一代, 昭穆位同. 至其當遷, 不可兼毀二廟. ’此蓋禮之常例也. 《荀卿子》曰, ‘有天下者事七代’, 謂從禰已上也. 尊者統廣, 故恩及遠祖. 若旁容兄弟, 上毀祖考, 此則天子有不得全事於七代之義矣. 孝和皇帝有中興之功, 而無後嗣, 請同殷之陽甲、漢之成帝, 出爲別廟, 時祭不虧, 大祫之辰, 合食太祖. 奉睿宗神主升祔太廟, 上繼高宗, 則昭穆永貞, 獻祼長序.”制從之. 初令以儀坤廟爲中宗廟, 尋又改造中宗廟於太廟之西. 貞節等又以肅明皇後不合與昭成皇後配祔睿宗, 奏議曰:“禮, 宗廟父昭子穆, 皆有配座, 每室一帝一後, 禮之正儀. 自夏、殷而來, 無易茲典. 伏惟昭成皇後, 有太姒之德, 已配食於睿宗;則肅明皇後無啟母之尊, 自應別立一廟. 謹按《周禮》雲‘奏夷則, 歌小呂, 以享先妣’者, 薑嫄是也. 薑嫄是帝嚳之妃, 後稷之母, 特爲立廟, 名曰閟宮. 又《禮論》雲, 晉伏系之議雲:‘晉簡文鄭宣後既不配食, 乃築宮於外, 歲時就廟享祭而已. ’今肅明皇後無祔配之位, 請同薑嫄、宣後, 別廟而處, 四時享祭如舊儀.”制從之. 於是遷昭成皇後神主祔於睿宗之室, 惟留肅明神主於儀坤廟. 時太常卿薑皎複與禮官上表曰:“臣聞敬宗尊祖, 享德崇恩, 必也正名, 用光時憲, 禮也. 伏見太廟中則天皇后配高宗天皇大帝, 題雲‘天後聖帝武氏’. 伏尋昔居寵秩, 親承顧托, 因攝大政, 事乃從權. 神龍之初, 已去帝號. 岑羲等不閑政體, 複題帝名. 若又使帝號長存, 恐非聖朝通典. 夫七廟者, 高祖神堯皇帝之廟也. 父昭子穆, 祖德宗功, 非夫帝子天孫, 乘乾出震者, 不得升祔於斯矣. 但皇後祔廟, 配食高宗, 位號舊章, 無宜稱帝. 今山陵日近, 升祔非遙, 請申陳告之儀, 因除‘聖帝’之字, 直題雲‘則天皇后武氏’.”詔從之. 時既另造義宗廟, 將作大匠韋湊上疏曰:“臣聞王者制體, 是曰規模;規模之興, 實資師古;師古之道, 必也正名;惟名與實, 固當相副. 其在宗廟, 禮之大者, 豈可失哉!禮, 祖有功而宗有德. 祖宗之廟, 百代不毀. 故殷太甲曰太宗, 太戊曰中宗, 武丁曰高宗. 周宗文王、武王. 漢則文帝爲太宗, 武帝爲世宗. 其後代有稱宗, 皆以方制海內, 德澤可宗, 列於昭穆, 期於不毀. 祖宗之義, 不亦大乎!況孝敬皇帝位止東宮, 未嘗南面, 聖道誠冠於儲副, 德教不被於寰瀛, 立廟稱宗, 恐非合體. 況別起寢廟, 不入昭穆, 稽諸祀典, 何義稱宗?而廟號義宗, 稱之萬代. 以臣庸識, 竊謂不可. 望更令有司詳定, 務合於禮.”於是太常請以本諡“孝敬”爲廟稱. 從之. 五年正月, 玄宗將行幸東都, 而太廟屋壞, 乃奉七廟神主於太極殿. 玄宗素服避正殿, 輟朝三日, 親謁神主於太極殿, 而後發幸東都. 乃敕有司修太廟. 明年, 廟成, 玄宗還京, 行親祔之禮. 時有司撰儀注, 以祔祭之日車駕發宮中, 玄宗謂宋璟、蘇頲曰:“祭必先齋, 所以齊心也. 據儀注, 祭之日發大明宮, 又以質明行事, 縱使侵星而發, 猶是移辰方到, 質明之禮, 其可及乎?又朕不宿齋宮, 即安正殿, 情所不敢. 宜於廟所設齋宮, 五日赴行宮宿齋, 六日質明行事, 庶合於禮.”璟等稱聖情深至, 請即奉行. 詔有司改定儀注. 六日, 玄宗自齋宮步詣太廟, 入自東門, 就立位. 樂奏九成, 升自阼階, 行祼獻之禮. 至睿宗室, 俯伏鳴咽, 侍臣莫不流涕. 有河南府人孫平子詣闕上言:“中宗孝和皇帝既承大統, 不合遷於別廟.”玄宗令宰相召平子與禮官對定可否, 太常博士蘇獻等固執前議. 平子口辯, 所引鹹有經據, 獻等不能屈. 時蘇頲知政事, 以獻是其從祖之兄, 頗黨助之, 平子之議竟不得行. 平子論竟不已, 遂謫平子爲康州都城尉, 仍差使領送至任, 不許東西. 平子之任, 尋卒. 時雖貶平子, 議者深以其言爲是. 至十年正月, 下制曰:“朕聞王者乘時以設教, 因事以制禮, 沿革以從宜爲本, 取舍以適會爲先. 故損益之道有殊, 質文之用斯異. 且夫至德之謂孝, 所以通乎神明;大事之謂祀, 所以虔乎宗廟. 國家握紀命曆, 重光累盛, 四方由其繼明, 七代可以觀德. 朕嗣守丕業, 祗奉睿圖, 聿懷昭事, 罔不恤祀. 嘗覽古典, 詢諸舊制, 遠則夏、殷事異, 近則漢、晉道殊, 雖禮文之不一, 固嚴敬之無二. 朕以爲立愛自親始, 教人睦也;立敬自長始, 教人順也. 是知朕率於禮, 緣於情, 或教以道存, 或禮從時變, 將因宜以創制, 豈沿古而限今. 況恩以降殺而疏, 廟以遷毀而廢. 雖式瞻古訓, 禮則不違;而永言孝思, 情所未足. 享嘗則止, 豈愛崇而禮備;有禱而祭, 非德盛而流永. 其祧室宜列爲正室, 使親而不盡, 遠而不禰, 廟以貌存, 宗猶尊立. 俾四時式薦, 不間於毀主;百代靡遷, 匪惟於始廟. 所謂變以合禮, 動而得中, 嚴配之典克崇, 肅雍之美茲在. 又兄弟繼及, 古有明文. 今中宗神主, 猶居別處, 詳求故實, 當寧不安, 移就正廟, 用章大典. 仍創立九室, 宜令所司擇日啟告移遷.” 十一年春, 玄宗還京師, 下制曰:“崇建宗廟, 禮之大者;聿追孝饗, 德莫至焉. 今宗以立尊, 親無遷序, 永惟嚴配, 致用蠲潔, 棟宇式崇, 祼奠斯授. 顧茲薄德, 獲承禋祀, 不躬不親, 曷展誠敬?宜用八月十九日祗見九室.”於是追尊宣皇帝爲獻祖, 複列於正室, 光皇帝爲懿祖, 並還中宗神主於太廟. 及將親祔, 會雨而止. 乃令所司行事. 其京師中宗舊廟, 便毀拆之. 東都舊廟, 始移孝敬神主祔焉. 其從善裏孝敬舊廟, 亦令毀拆. 二十一年, 玄宗又特令遷肅明皇後神主祔於睿宗之室, 仍以舊儀坤廟爲肅明觀. 大曆十四年十月, 代宗神主將祔, 禮儀使顏真卿以元皇帝代數已遠, 准禮合祧, 請遷於西夾室. 其奏議曰: 《王制》:“天子七廟, 三昭三穆, 與太祖之廟而七.”又《禮器》雲:有以多爲貴者, 天子七廟.”又《伊尹》曰:“七代之廟, 可以觀德.”此經典之明證也. 七廟之外, 則曰:“去祧爲壇, 去壇爲墠”. 故曆代儒者, 制迭毀之禮, 皆親盡宜毀. 伏以太宗文皇帝, 七代之祖;高祖神堯皇帝, 國朝首祚, 萬葉所承;太祖景皇帝, 受命於天, 始封於唐, 元本皆在不毀之典. 代祖元皇帝, 地非開統, 親在七廟之外. 代宗皇帝升祔有日, 元皇帝神主, 禮合祧遷. 或議者以祖宗之名, 難於迭毀. 昔漢朝近古, 不敢以私滅公, 故前漢十二帝, 爲祖宗者四而已. 至後漢漸違經意, 子孫以推美爲先. 自光武已下, 皆有廟號, 則祖宗之名, 莫不建也. 安帝信讒, 害大臣, 廢太子, 及崩, 無上宗之奏, 後自建武以來無毀者, 因以陵號稱宗. 至桓帝失德, 尚有宗號. 故初平中, 左中郎蔡邕以和帝以下, 功德無殊, 而有過差, 不應爲宗. 餘非宗者, 追尊三代, 皆奏毀之. 是知祖有功, 宗有德, 存至公之義, 非其人不居, 蓋三代立禮之本也. 自東漢已來, 則此道衰矣. 魏明帝自稱烈祖, 論者以爲逆自稱祖宗. 故近代此名悉爲廟號, 未有子孫踐祚而不祖宗先王者. 以此明之, 則不得獨據兩字而爲不合祧遷之證. 假令傳祚百代, 豈可上崇百代以爲孝乎?請依三昭三穆之義, 永爲通典. 寶應二年, 升祔玄宗、肅宗, 則獻祖、懿祖已從迭毀. 伏以代宗睿文孝皇帝卒哭而祔, 則合上遷一室. 元皇帝代數已遠, 其神主准禮當祧, 至禘祫之時, 然後享祀. 於是祧元皇帝於西夾室, 祔代宗神主焉. 永貞元年十一月, 德宗神主將祔, 禮儀使杜黃裳與禮官王涇等請遷高宗神主於西夾室. 其議曰:“自漢、魏已降, 沿革不同. 古者祖有功, 宗有德, 皆不毀之名也. 自東漢、魏、晉, 迄於陳、隋, 漸違經意, 子孫以推美爲先, 光武已下, 皆有祖宗之號. 故至於迭毀親盡, 禮亦迭遷, 國家九廟之尊, 皆法周制. 伏以太祖景皇帝受命於天, 始封元本, 德同周之後稷也. 高祖神堯皇帝國朝首祚, 萬葉所承, 德同周之文王也. 太宗文皇帝應天靖亂, 垂統立極, 德同周武王也. 周人郊後稷而祖文王、宗武王, 聖唐郊景皇帝、祖高祖而宗太宗, 皆在不遷之典. 高宗皇帝今在三昭三穆之外, 謂之親盡, 新主入廟, 禮合迭遷, 藏於從西第一夾室, 每至禘祫之月, 合食如常.”於是祧高宗神主於西夾室, 祔德宗神主焉. 元和元年七月, 順宗神主將祔, 有司疑於遷毀, 太常博士王涇建議曰: 禮經“祖有功, 宗有德”, 皆不毀之名也. 惟三代行之. 漢、魏已降, 雖曰祖宗, 親盡則遷, 無功亦毀, 不得行古之道也. 昔夏後氏十五代, 祖顓頊而宗禹. 殷人十七代, 祖契而宗湯. 周人三十六王, 以後稷爲太祖, 祖文王而宗武王. 聖唐德厚流廣, 遠法殷、周, 奉景皇帝爲太祖, 祖高祖而宗太宗, 皆在百代不遷之典. 故代宗升祔, 遷代祖也;德宗升祔, 遷高宗也. 今順宗升祔, 中宗在三昭三穆之外, 謂之親盡, 遷於太廟夾室, 禮則然矣. 或諫者以則天太後革命, 中宗複而興之, 不在遷藏之例, 臣竊未諭也. 昔者高宗晏駕, 中宗奉遺詔, 自儲副而陟元後. 則天太後臨朝, 廢爲盧陵王. 聖曆元年, 太後詔複立爲皇太子. 屬太後聖壽延長, 禦下日久, 奸臣擅命, 紊其紀度. 敬暉、桓彥範等五臣, 俱唐舊臣, 匡輔王室, 翊中宗而承大統. 此乃子繼父業, 是中宗得之而且失之;母授子位, 是中宗失之而複得之. 二十年間, 再爲皇太子, 複踐皇帝位, 失之在己, 得之在己, 可謂革命中興之義殊也. 又以周、漢之例推之, 幽王爲犬戎所滅, 平王東遷, 周不以平王爲中興不遷之廟, 其例一也. 漢呂後專權, 產、祿秉政, 文帝自代邸而立之, 漢不以文帝爲中興不遷之廟, 其例二也. 霍光輔宣帝, 再盛基業, 而不以宣帝爲不遷之廟, 其例三也. 伏以中宗孝和皇帝, 於聖上爲六代伯祖, 尊非正統, 廟亦親盡. 爰及周、漢故事, 是與中興功德之主不同, 奉遷夾室, 固無疑也. 是月二十四日, 禮儀使杜黃裳奏曰:“順宗皇帝神主已升祔太廟, 告祧之後, 即合遞遷. 中宗皇帝神主, 今在三昭三穆之外, 准禮合遷於太廟從西第一夾室, 每至禘祫之日, 合食如常.”於是祧中宗神主於西夾室, 祔順宗神主焉. 有司先是以山陵將畢, 議遷廟之禮. 有司以中宗爲中興之君, 當百代不遷之位. 宰臣召史官蔣武問之, 武對曰:“中宗以弘道元年於高宗柩前即位, 時春秋已壯矣. 及母後篡奪, 神器潛移. 其後賴張柬之等同謀, 國祚再複. 此蓋同於反正, 恐不得號爲中興之君. 凡非我失之, 自我複之, 謂之中興, 漢光武、晉元帝是也. 自我失之, 因人複之, 晉孝惠、孝安是也. 今中宗於惠、安二帝事同, 即不可爲不遷之主也.”有司又雲:“五王有再安社稷之功, 今若遷中宗廟, 則五王永絕配享之例.”武曰:凡配享功臣, 每至禘祫年方合食太廟, 居常即無享禮. 今遷中宗神主, 而禘祫之年, 毀廟之主並陳於太廟, 此同五王配食, 與前時如一也.”有司不能答. 十五年四月, 禮部侍郎李建奏上大行皇帝諡曰聖神章武孝皇帝, 廟號憲宗. 先是, 河南節度使李夷簡上議曰:“王者祖有功, 宗有德. 大行皇帝戡翦寇逆, 累有武功, 廟號合稱祖. 陛下正當決在宸斷, 無信齷齪書生也.”遂詔下公卿與禮官議其可否. 太常博士王彥威奏議:“大行廟號, 不宜稱祖, 宜稱宗.”從之. 其月, 禮部奏:“准貞觀故事, 遷廟之主, 藏於夾室西壁南北三間. 第一間代祖室, 第二間高宗室, 第三間中宗室. 伏以山陵日近, 睿宗皇帝祧遷有期, 夾室西壁三室外, 無置室處. 准《江都集禮》:‘古者遷廟之主, 藏於太室北壁之中. ’今請於夾室北壁, 以西爲上, 置睿宗皇帝神主石室.”制從之. 長慶四年正月, 禮儀使奏:“謹按《周禮》:‘天子七廟, 三昭三穆, 與太祖之廟而七. ’《荀卿子》曰:‘有天下者祭七代, 有一國者祭五代. ’則知天子上祭七廟, 典籍通規. 祖功宗德, 不在其數. 國朝九廟之制, 法周之文. 太祖景皇帝, 始爲唐公, 肇基天命, 義同周之後稷. 高祖神堯皇帝, 創業經始, 代隋爲唐, 義同周之文王. 太宗文皇帝, 神武應期, 造有區夏, 義同周之武王. 其下三昭三穆, 謂之親廟, 四時常饗, 自如禮文. 今以新主入廟, 玄宗明皇帝在三昭三穆之外, 是親盡之祖, 雖有功德, 禮合祧遷, 禘祫之歲, 則從合食.”制從之. 開成五年, 禮儀使奏:“謹按天子七廟, 祖功宗德, 不在其中. 國朝制度, 太廟九室. 伏以太祖景皇帝受封於唐, 高祖、太宗, 創業受命, 有功之主, 百代不遷. 今文宗元聖昭獻皇帝升祔有時, 代宗睿文孝武皇帝是親盡之祖, 禮合祧遷, 每至禘祫, 合食如常.”從之. 會昌元年六月, 制曰:“朕近因載誕之日, 展承顏之敬, 太皇太後謂朕曰:‘天子之孝, 莫大於丕承;人倫之義, 莫大於嗣續. 穆宗睿聖文惠孝皇帝厭代已久, 星霜屢遷, 禰宮曠合食之禮, 惟帝深濡露之感. 宣懿皇太後, 長慶之際, 德冠後宮, 夙表沙麓之祥, 實茂河洲之範. 先朝恩禮之厚, 中壺莫偕. 況誕我聖君, 纘承昌運, 已協華於先帝, 方延祚於後昆. 思廣貽謀, 庶弘博愛, 爰從舊典, 以慰孝思. 當以宣懿皇太後祔太廟穆宗睿聖文惠孝皇帝之室. 率是彝訓, 其敬承之. ’朕祇奉慈旨, 載深感咽. 宜令宣示中外, 鹹使聞知.” 會昌六年五月, 禮儀使奏: 武宗昭肅皇帝祔廟, 並合祧遷者. 伏以自敬宗、文宗、武宗兄弟相及, 已曆三朝. 昭穆之位, 與承前不同. 所可疑者, 其事有四:一者, 兄弟昭穆同位, 不相爲後;二者, 已祧之主, 複入舊廟;三者, 廟數有限, 無後之主, 則宜出置別廟;四者, 兄弟既不相爲後, 昭爲父道, 穆爲子道, 則昭穆同班, 不合異位. 據《春秋》“文公二年, 躋僖公”. 何休雲:躋, 升也, 謂西上也. 惠公與莊公當同南面西上, 隱、桓與閔、僖當同北面西上.”孔穎達亦引此義釋經. 又賀循雲:“殷之盤庚, 不序陽甲;漢之光武, 上繼元帝.”晉元帝、簡文, 皆用此義毀之, 蓋以昭穆位同, 不可兼毀二廟故也. 《尚書》曰:“七代之廟, 可以觀德.”且殷家兄弟相及, 有至四帝不及祖禰, 何容更言七代, 於理無矣. 二者, 今已兄弟相及, 同爲一代, 矯前之失, 則合複祔代宗神主於太廟. 或疑已祧之主, 不合更入太廟者. 按晉代元、明之時, 已遷豫章、潁川矣, 及簡文即位, 乃元帝之子, 故複豫章、潁川二神主於廟. 又國朝中宗已祔太廟, 至開元四年, 乃出置別廟, 至十年, 置九廟, 而中宗神主複祔太廟. 則已遷複入, 亦可無疑. 三者, 廟有定數, 無後之主, 出置別廟者. 按魏、晉之初多同廟, 蓋取上古清廟一宮, 尊遠神祗之義. 自後晉武所立之廟, 雖雲七主, 而實六代, 蓋景、文同廟故也. 又按魯立薑嫄、文王之廟, 不計昭穆, 以尊尚功德也. 晉元帝上繼武帝, 而惠、懷、湣三帝, 時賀循等諸儒議, 以爲別立廟, 親遠義疏, 都邑遷異, 於理無嫌也. 今以文宗棄代才六七年, 武宗甫邇複土, 遽移別廟, 不齒祖宗, 在於有司, 非所宜議. 四者, 添置廟之室. 按《禮論》, 晉太常賀循雲:“廟以容主爲限, 無拘常數.”故晉武帝時, 廟有七主六代. 至元帝、明帝, 廟皆十室. 及成、康、穆三帝, 皆至十一室. 自後雖遷故祔新, 大抵以七代爲准, 而不限室數. 伏以江左大儒, 通賾睹奧, 事有明據, 固可施行. 今若不行是議, 更以迭毀爲制, 則當上不及高曾未盡之親, 下有忍臣子恩義之道. 今備討古今, 參校經史, 上請複代宗神主於太廟, 以存高曾之親. 下以敬宗、文宗、武宗同爲一代, 於太廟東間添置兩室, 定爲九代十一室之制, 以全臣子恩敬之義, 庶協大順之宜, 得變禮之正, 折古今之紛互, 立群疑之杓指. 俾因心廣孝, 永燭於皇明;昭德事神, 無虧於聖代. 敕曰:“宗廟事重, 實資參詳. 宜令尚書省、兩省、禦史台四品以上官、大理卿、京兆尹等集議以聞.”尚書左丞鄭涯等奏議曰:“夫禮經垂則, 莫重於嚴配, 必參損益之道, 則合典禮之文. 況有明征, 是資折衷. 伏自敬宗、文宗、武宗三朝嗣位, 皆以兄弟, 考之前代, 理有顯據. 今謹詳禮院所奏, 並上稽古文, 旁摭史氏, 協於通變, 允謂得宜. 臣等商議, 請依禮官所議.”從之. 大中三年十一月, 制追尊憲宗、順宗諡號, 事下有司. 太常博士李稠奏請別造憲宗、順宗神主, 改題新諡. 上疑其事, 詔都省集議. 右司郎中楊發、都官員外郎劉彥模等奏:“考尋故事, 無別造神主改題之例.”事在《楊發傳》. 時宰臣奏:“改造改題, 並無所據, 酌情順理, 題則爲宜. 況今士族之家, 通行此例, 雖尊卑有異, 而情理則同. 望就神主改題, 則爲通允.”依之. 黃巢犯長安, 僖宗避狄於成都府. 中和元年夏四月, 有司請享太祖已下十一室, 詔公卿議其儀. 太常卿牛叢與儒者同議其事. 或曰:“王者巡狩, 以遷廟主行. 如無遷廟之主, 則祝奉幣帛皮珪告於祖禰, 遂奉以出, 載於齋車, 每舍奠焉. 今非巡狩, 是失守宗廟. 夫失守宗廟, 則當罷宗廟之事.”叢疑之. 將作監王儉、太子賓客李匡乂、虞部員外郎袁皓建議同異. 及左丞崔厚爲太常卿, 遂議立行廟. 以玄宗幸蜀時道宮玄元殿之前, 架幄幕爲十一室. 又無神主, 題神版位而行事. 達禮者非之, 以爲止之可也. 明年, 乃特造神主以祔行廟. 光啟元年十二月二十五日, 僖宗再幸寶雞. 其太廟十一室並祧廟八室及孝明太皇太後等別廟三室等神主, 緣室法物, 宗正寺官屬奉之隨駕鄠縣, 爲賊所劫, 神主、法物皆遺失. 三年二月, 車駕自興元還京, 以宮室未備, 權駐鳳翔. 禮院奏:皇帝還宮, 先謁太廟. 今宗廟焚毀, 神主失墜, 請准禮例修奉者. 禮院獻議曰:“按《春秋》:‘新宮災, 三日哭. ’《傳》曰:‘新宮, 宣公廟也. 三日哭, 禮也. ’按《國史》, 開元五年正月二日, 太廟四室摧毀, 時神主皆存, 迎奉於太極殿安置, 玄宗素服避正殿. 寶應元年, 肅宗還京師, 以宗廟爲賊所焚, 於光順門外設次, 向廟哭. 曆檢故事, 不見百官奉慰之儀. 然上既素服避殿, 百官奉慰, 亦合情禮. 竊循故事, 比附參詳, 恐須宗正寺具宗廟焚毀及神主失墜事由奏, 皇帝素服避殿, 受慰訖, 輟朝三日, 下詔委少府監擇日依禮新造列聖神主. 如此方似合宜. 伏緣采栗須十一月, 漸恐遲晚.”修奉使宰相鄭延昌具議, 中書門下奏曰:“伏以前年冬再有震驚, 俄然巡寺, 主司宗祝, 迫以蒼黃. 伏緣移蹕鳳翔, 未敢陳奏. 今則將回鑾輅, 皆舉典章, 清廟再營, 孝思鹹備. 伏請降敕, 命所司參詳典禮修奉.”敕曰:“朕以涼德, 祗嗣寶圖, 不能上承天休, 下正人紀, 兵革競興於宇縣, 車輿再越於籓垣, 宗廟震驚, 烝嘗廢闕. 敬修典禮, 倍切哀摧. 宜付所司.”又修奉太廟使宰相鄭延昌奏:“太廟大殿十一室、二十三間、十一架, 功績至大, 計料支費不少. 兼宗廟制度有數, 難爲損益. 今不審依元料修奉, 爲複更有商量?請下禮官詳議.”太常博士殷盈孫奏議言:“如依元料, 難以速成, 況幣藏方虛, 須資變禮. 竊以至德二年, 以新修太廟未成, 其新造神主, 權於長安殿安置, 便行饗告之禮, 如同宗廟之儀, 以俟廟成, 方爲遷祔. 今京城除充大內及正衙外, 別無殿宇. 伏聞先有詔旨, 欲以少府監大權充太廟. 其五間, 伏緣十一室於五間之中陳設隘狹, 請更接續修建, 成十一間, 以備十一室薦饗之所. 其三太後廟, 即於少府監取西南屋三間, 以備三室告饗所.”敕旨從之. 大順元年, 將行禘祭, 有司請以三太後神主祔饗於太廟. 三太後者, 孝明太皇太後鄭氏, 宣宗之母也;恭僖皇太後王氏, 敬宗之母也;貞獻皇太後蕭氏, 文宗之母也. 三後之崩, 皆作神主, 有故不當入太廟. 當時禮官建議並置別廟, 每年五享, 及三年一祫, 五年一禘, 皆於本廟行事, 無奉神主入太廟之文. 至是亂離之後, 舊章散失, 禮院憑《曲台禮》, 欲以三太後祔享太廟. 博士殷盈孫獻議非之, 曰: 臣謹按三太後, 憲宗、穆宗之後也. 二帝已祔太廟, 三後所以立別廟者, 不可入太廟故也. 與帝在位, 皇後別廟不同. 今有司悮用王彥威《曲台禮》, 禘別廟太後於太廟, 乖戾之甚. 臣竊究事體, 有五不可. 《曲台禮》雲:“別廟皇後, 禘祫於太廟, 祔於祖姑之下.”此乃皇後先崩, 已造神主, 夫在帝位, 如昭成、肅明、元獻、昭德之比. 昭成、肅明之崩也, 睿宗在位. 元獻之崩也, 玄宗在位. 昭德之崩也, 肅宗在位. 四後於太廟未有本室, 故創別廟, 當爲太廟合食之主, 故禘祫乃奉以入饗. 其神主但題雲“某諡皇後”, 明其後太廟有本室, 即當遷祔, 帝方在位, 故皇後暫立別廟耳. 本是太廟合食之祖, 故禘祫乃升, 太廟未有位, 故祔祖姑之下. 今恭僖、貞獻二太後, 皆穆宗之後. 恭僖, 會昌四年造神主, 合祔穆宗廟室. 時穆宗廟已祔武宗母宣懿皇後神主, 故爲恭僖別立廟, 其神主直題雲皇太後, 明其終安別廟, 不入太廟故也. 貞獻太後, 大中元年作神主, 立別廟, 其神主亦題爲太後, 並與恭僖義同. 孝明, 鹹通五年作神主, 合祔憲宗廟室. 憲宗廟已祔穆宗之母懿安皇後, 故孝明亦別立廟, 是懿宗祖母, 故題其主爲太皇太後. 與恭僖、貞獻亦同, 帝在位, 後先作神主之例. 今以別廟太後神主, 禘祭升享太廟, 一不可也. 《曲台禮別廟皇後禘祫於太廟儀注》雲:“內常侍奉別廟皇後神主, 入置於廟庭, 赤黃褥位. 奏雲‘某諡皇後禘祫祔享太廟’, 然後以神主升.”今即須奏雲“某諡太皇太後”. 且太廟中皇後神主二十一室, 今忽以太皇太後入列於昭穆, 二不可也. 若但雲“某諡皇後”, 則與所題都異, 神何依憑?此三不可也. 《古今禮要》雲:“舊典, 周立薑嫄別廟, 四時祭薦, 及禘祫於七廟, 皆祭. 惟不入太祖廟爲別配. 魏文思甄後, 明帝母, 廟及寢依薑嫄之廟, 四時及禘皆與諸廟同.”此舊禮明文, 得以爲證. 今以別廟太後禘祫於太廟, 四不可也. 所以置別廟太後, 以孝明不可與懿安並祔憲宗之室, 今禘享乃處懿安於舅姑之上, 此五不可也. 且祫, 合祭也. 合猶不入太祖之廟, 而況於禘乎?竊以爲並皆禘於別廟爲宜. 且恭僖、貞獻二廟, 比在硃陽坊, 禘、祫赴太廟, 皆須備法駕, 典禮甚重, 儀衛至多. 鹹通之時, 累遇大饗, 耳目相接, 歲代未遙, 人皆見聞, 事可詢訪, 非敢以臆斷也. 或曰:“以三廟故禘、袷於別廟, 或可矣, 而將來有可疑焉. 謹案睿宗親盡已祧, 今昭成、肅明二後同在夾室, 如或後代憲宗、穆宗親盡而祧, 三太後神主其得不入夾室乎?若遇禘、袷, 則如之何?對曰:此又大誤也. 三太後廟若親盡合祧, 但當閟而不享, 安得處於夾室. 禘、祫則就別廟行之, 曆代已來, 何嘗有別廟神主複入太廟夾室乎?禘、袷, 禮之大者, 無宜錯失. 宰相孔緯曰:“博士之言是也. 昨禮院所奏儀注, 今已敕下, 大祭日迫, 不可遽改, 且依行之.”於是遂以三太後祔祫太廟. 達禮者譏其大謬, 至今未正. 會昌六年十一月, 太常博士任疇上言:“去月十七日, 饗德明、興聖廟, 得廟直候論狀, 稱懿祖室在獻祖室之上, 當時雖以爲然, 便依行事, 猶牒報監察使及宗正寺, 請過示詳窺玉牒, 如有不同, 即相知聞奏. 爾後伏檢《高祖神堯皇帝本紀》, 伏審獻祖爲懿祖之昭, 懿祖爲獻祖之穆, 昭穆之位, 天地極殊. 今廟室奪倫, 不即陳奏, 然尚爲苟且, 罪不容誅. 仍敕修撰硃儔、檢討王皞研精詳複, 得報稱:‘天寶二年, 制追尊咎繇爲德明皇帝, 涼武昭王爲興聖皇帝. 十載, 立廟. 至貞元十九年, 制從給事中陳京、右仆射姚南仲等一百五十人之議, 以爲禘、袷是祖宗以序之祭, 凡有國者必尊太祖. 今國家以景皇帝爲太祖, 太祖之上, 施於禘、袷, 不可爲位. 請按德明、興聖廟共成四室, 祔遷獻、懿二祖. ’謹尋儔等所報, 即當時表奏, 並獻居懿上. 伏以國之大事, 宗廟爲先, 禘、祫之禮, 不當失序. 四十餘載, 理難尋詰. 伏祈聖鑒, 即垂詔敕, 具禮遷正.”其月, 疇又奏曰:“伏聞今月十三日敕, 以臣所奏獻、懿祖二室倒置事, 宜令禮官集議聞奏者. 臣去月十七日, 緣遇太廟祫饗太祖景皇帝已下群主, 准貞元十九年所祔獻、懿祖於德明廟, 共爲四室. 准元敕, 各於本室行享禮. 審知獻祖合居懿祖之上, 昭穆方正. 其時親見獻祖之室, 倒居懿祖之下. 於後遍校圖籍, 實見差殊, 遂敢聞奏. 今奉敕宜令禮官集議聞奏者. 臣得奉禮郎李岡、太祝柳仲年、協律郎諸葛畋李潼、檢討官王皞、修撰硃儔、博士閔慶之等七人伏稱:‘謹按《高祖神堯皇帝本紀》及皇室圖譜, 並武德、貞觀、永徽、開元已來諸禮著在甲令者, 並雲獻祖宣皇帝是神堯之高祖, 懿祖光皇帝是神堯皇帝之曾祖, 以高曾辨之, 則獻祖是懿祖之父, 懿祖是獻祖之子. 即博士任疇所奏倒祀不虛. 臣等伏乞即垂詔敕, 具禮遷正. ’”. 其事遂行. 僖宗自興元還京, 夏四月, 將行禘祭, 有司引舊儀:“禘德明、興聖二廟, 及懿祖、獻祖神主祔興聖、德明廟, 通爲四室.”黃巢之亂, 廟已焚毀, 及是將禘, 俾議其儀. 博士殷盈孫議曰:“臣以德明等四廟, 功非創業, 義止追封, 且於今皇帝年代極遙, 昭穆甚遠. 可依晉韋泓‘屋毀乃已’之例, 因而廢之.”敕下百僚都省會議, 禮部員外薛昭緯奏議曰: 伏以禮貴從宜, 過猶不及, 祀有常典, 理當據經. 謹按德明追尊, 實爲遐遠, 征諸曆代, 莫有其倫. 自古典禮該詳, 無逾周室. 後稷實始封之祖, 文王乃建極之君, 且不聞後稷之前, 別議立廟. 以至二漢則可明征劉累, 梁、魏則近有蕭、曹, 稽彼簡書, 並無追號. 迨於興聖, 事非有據. 蓋以始王於涼, 遂列爲祖. 類長沙於後漢之代, 等楚元於宋高之朝, 悉無尊禮之名, 足爲憲章之驗. 重以獻祖、懿祖, 皆非宗有德而祖有功, 親盡宜祧, 理當毀瘞, 行於二廟, 亦出一時. 且武德之初, 議宗廟之事, 神堯聽之, 太宗參之, 碩學通儒, 森然在列, 而不議立皋陶、涼武昭之廟, 蓋知其非所宜立也. 尊太祖、代祖爲帝, 而以獻祖爲宣簡公, 懿祖爲懿王, 卒不加帝號者, 謂其親盡則毀明矣. 《春秋左氏傳》:孔子在陳, 聞魯廟災. 曰:‘其桓僖乎?’已而果然.”蓋以親盡不毀, 宜致天災, 炯然之征, 不可忽也. 據太常禮院狀所引至德二年克複後不作弘農府君廟神主, 及晉韋泓“屋朽乃已”之議, 頗爲明據, 深協禮經. 其興聖等四室, 請依禮院之議. 奉敕敬依典禮, 付所司. 開元二十二年正月, 制以籩、豆之薦, 或未能備物, 宜令禮官學士詳議具奏. 太常卿韋縚請“宗廟之奠, 每室籩、豆各加十二. 又今之酌獻酒爵, 制度全小, 僅無一合, 執持甚難, 請稍令廣大. 其郊祀奠獻, 亦准此. 仍望付尚書省集眾官詳議, 務從折衷.”於是兵部侍郎張均及職方郎中韋述等建議曰: 謹按《禮祭統》曰:“凡天之所生, 地之所長, 苟可薦者, 莫不鹹在. 水草陸海, 三牲八簋, 昆蟲之異, 草木之實, 陰陽之物, 皆備薦矣.”聖人知孝子之情深, 而物類之無限, 故爲之節制, 使祭有常禮, 物有其品, 器有其數. 上自天子, 下至公卿, 貴賤差降, 無相逾越, 百代常行無易之道也. 又按《周禮膳夫》, “掌王之食飲膳羞:食用六穀, 膳用六牲, 飲用六清, 羞用百有二十品, 珍用八物, 醬用百有二十甕”, 則與祭祀之物, 豐省本殊. 《左傳》曰:’享以訓恭儉, 宴以示慈惠, 恭儉以行禮, 慈惠以布政.”又曰:“享有體薦, 宴有折俎. 杜預曰:“享有體薦, 爵盈而不飲, 豆幹而不食, 宴則相與食之.”享之與宴, 猶且異文, 祭奠所陳, 固不同矣. 又按《周禮》, 籩人、豆人, 各掌四籩、四豆之實, 供祭祀與賓客, 所用各殊. 據此數文, 祭奠不同常時, 其來久矣. 且人之嗜好, 本無憑准, 宴私之饌, 與時遷移. 故聖人一切同歸於古, 難平生所嗜, 非禮亦不薦也;平生所惡, 是禮即不去也. 《楚語》曰:“屈到嗜芰, 有疾, 召宗老而屬曰:‘祭我必以芰. ’及卒, 宗老將薦芰, 屈建命去之, 曰:‘祭典有之, 國君有牛享, 大夫有羊饋, 士有豚犬之奠, 庶人有魚炙之薦, 籩豆脯醢, 則上下安之. 不羞珍異, 不陳庶侈, 不以私欲幹國之典’遂不用.”此則禮外之食, 前賢不敢薦也. 今欲取甘旨之物, 肥濃之味, 隨所有者皆充祭用, 苟逾舊制, 其何限焉. 雖籩豆有加, 豈能備也? 《傳》曰:“大羹不致, 粢食不鑿, 昭其儉也.”《書》曰:“黍稷非馨, 明德惟馨.”事神在於虔誠, 不求厭飫. 三年一禘, 不欲黷也. 三獻而終, 禮有成也. 《風》有《采蘋》、《采蘩》, 《雅》有《行葦》《泂酌》, 守以忠信, 神其舍諸!若以今之珍饌, 平生所習, 求神無方, 何必師古. 簠簋可去, 而盤盂杯案當在禦矣. 《韶》《頀》可息, 而箜篌笛笙當在奏矣. 凡斯之流, 皆非正物, 或興於近代, 或出於蕃夷, 耳目之娛, 本無則象, 用之宗廟, 後嗣何觀?欲爲永式, 恐未可也. 且自漢已降, 諸陵皆有寢宮, 歲時朔望, 薦以常饌, 此既常行, 亦足盡至孝之情矣. 宗廟正禮, 宜仍典故, 率情變革, 人情所難. 又按舊制, 一升曰爵, 五升曰散. 《禮器》稱:“宗廟之祭, 貴者獻以爵, 賤者獻以散.”此明貴小賤大, 示之節儉. 又按《國語》, 觀射父曰:郊禘不過繭栗, 蒸嘗不過把握.”夫神, 以精明臨人者也, 所求備物, 不求豐大. 苟失於禮, 雖多何爲?豈可舍先王之遺法, 徇一時之所尚, 廢棄禮經, 以從流欲. 裂冠毀冕, 將安用之!且君子愛人以禮, 不求苟合, 況在宗廟, 敢忘舊章. 請依古制, 庶可經久. 禮部員外郎楊仲昌議曰:“謹按《禮》曰:‘夫祭不欲煩, 煩則黷;亦不欲簡, 簡則怠. ’又鄭玄雲:‘人生尚褻食, 鬼神則不然. 神農時雖有黍稷, 猶未有酒醴. 及後聖作爲醴酪, 猶存玄酒, 求不忘古. ’《春秋》曰:‘蘋蘩、藻之菜, 潢汙行潦之水, 可羞於王公, 可薦於鬼神. ’又曰:‘大羹不和, 粢食不鑿. ’此明君人者, 有國奉先, 敬神嚴享, 豈肥濃以爲尚, 將儉約以表誠. 則陸海之物, 鮮肥之類, 既乖禮文之情, 而變作者之法, 皆充祭用, 非所詳也. 《易》曰:‘樽酒簋貳, 用缶, 納約自牖. ’此明祭存簡易, 不在繁奢. 所以一樽之酒, 貳簋之奠, 爲明祀也. 抑又聞之, 夫義以出禮, 禮以體政, 違則有紊, 是稱不經. 薦肥濃則褻味有登, 加籩爵則事非師古. 與其別行新制, 寧如謹守舊章?”時太子賓客崔沔、戶部郎中楊伯成、左衛兵曹劉秩等皆建議以爲請依舊禮, 不可改易. 於是宰臣等具沔、述等議以奏. 玄宗曰:“朕承祖宗休德, 至於享祀粢盛, 實思豐潔, 禮物之具, 諒在昭忠. 其非芳潔不應法制者, 亦不可用.”以是更令太常量加品味. 韋縚又奏:“請每室加籩、豆各六, 每四時異品, 以當時新果及珍羞同薦.”則可之. 又酌獻酒爵, 玄宗令用龠升一升, 合於古義, 而多少適中. 自是常依行焉. 後漢世祖光武皇帝葬於原陵, 其子孝明帝追思不已. 永平元年, 乃率諸侯王、公卿, 正月朝於原陵, 親奉先後陰氏妝奩篋笥悲慟, 左右侍臣, 莫不嗚咽. 梁武帝父丹陽尹順之, 追尊爲太祖文帝, 先葬丹徒, 亦尊爲建陵. 武帝即大位後, 大同十五年, 亦朝於建陵, 有紫雲廕覆陵上, 食頃方滅. 梁主著單衣介幘, 設次而拜, 望陵流哭, 淚之所沾, 草皆變色. 陵傍有枯泉, 至時而水流香潔. 因謂侍臣曰, 陵陰石虎, 與陵俱創二百餘年, 恨小, 可更造碑石柱麟, 並二陵中道門爲三闥. 園陵職司, 並賜一級. 奉辭諸陵, 哭踴而拜. 周太祖文帝葬於成陵, 其子明帝初立, 元年十二月, 謁於成陵. 高祖神堯葬於獻陵, 貞觀十三年正月乙巳, 太宗朝於獻陵. 先是日, 宿衛設黃麾仗周衛陵寢, 至是質明, 七廟子孫及諸侯百僚、蕃夷君長皆陪列於司馬門內. 皇帝至小次, 降輿納履, 哭於闕門, 西面再拜, 慟絕不能興. 禮畢, 改服入於寢宮, 親執饌, 閱視高祖及先後服禦之物, 匍匐床前悲慟. 左右侍禦者莫不歔欷. 初, 甲辰之夜, 大雨雪. 及皇帝入陵院, 悲號哽咽, 百辟哀慟, 是時雪益甚, 寒風暴起, 有蒼雲出於山陵之上, 俄而流布, 天地晦冥. 至禮畢, 皇帝出自寢宮, 步過司馬門北, 泥行二百餘步, 於是風靜雪止, 雲氣歇滅, 天色開霽. 觀者竊議, 以爲孝感之所致焉. 是日曲赦三原縣及從官衛士等, 大辟已下, 已發覺, 未發覺, 皆釋其罪. 免民一年租賦. 有八十已上, 及孝子順孫、義夫節婦、鰥寡孤獨、有篤疾者, 賜物各有差. 宿衛陵邑中郎將、衛士齋員及三原令以下, 各賜爵一級. 丁未, 至自獻陵. 己酉, 朝於太極殿. 庚子, 會群臣, 奏《功成慶善》及《破陣》之樂. 玄宗開元十七年十一月丙申, 親謁橋陵. 皇帝望陵涕泣, 左右並哀感. 進奉先縣同赤縣, 以所管萬三百戶供陵寢, 三府兵馬供衛, 曲赦縣內大辟罪已下. 戊戌, 謁定陵. 己亥, 謁獻陵. 壬寅, 謁昭陵. 己巳, 謁乾陵. 戊申, 車駕還宮. 大赦天下, 流移人並放還, 左降官移近處, 百姓無出今年地稅之半. 每陵取側近六鄉以供陵寢. 皇帝初至橋陵, 質明, 柏樹甘露降, 曙後祥煙遍空. 皇帝謁昭陵, 陪葬功臣盡來受饗, 鳳吹釭釭, 若神祇之所集. 陪位文武百僚皆聞先聖歎息、功臣蹈舞之聲, 皆以爲至孝所感. 天寶二年八月, 制:“自今已後, 每至九月一日, 薦衣於陵寢.”十三載, 改獻、昭、乾、定、橋五陵署爲台, 其署令改爲台令, 加舊一級.
'국외연구소 > → 구당서 舊唐書' 카테고리의 다른 글
【당서唐書(舊)】권27 지7 예의지7 (0) | 2024.03.08 |
---|---|
【당서唐書(舊)】권26 지6 예의지6 (0) | 2024.03.07 |
【당서唐書(舊)】권24 지4 예의지4 (1) | 2024.03.05 |
【당서唐書(舊)】권23 지3 예의지3 (0) | 2024.03.04 |
【당서唐書(舊)】권22 지2 예의지2 (0) | 2024.03.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