劍南道, 蓋古梁州之域, 漢蜀郡、廣漢、犍爲、越巂、益州、牂柯、巴郡之地, 總爲鶉首分. 爲府一, 都護府一, 州三十八, 縣百八十九. 其名山:岷、峨、青城、鶴鳴. 其大川:江、涪、雒、西漢. 厥賦:絹、綿、葛、紵. 厥貢:金、布、絲、葛、羅、綾、綿、羚角、犛尾. 成都府蜀郡, 赤. 至德二載曰南京, 爲府, 上元元年罷京. 土貢:錦、單絲羅、高杼布、麻、蔗糖、梅煎、生春酒. 戶十六萬九百五十, 口九十二萬八千一百九十九. 縣十:有府三, 曰威遠、歸德、二江. 有天征軍, 本天威, 乾元二年置, 元和三年更名. 成都, 次赤. 有江瀆祠. 北十八裏有萬歲池, 天寶中, 長史章仇兼瓊築堤, 積水溉田. 南百步有官源渠堤百餘裏, 天寶二載, 令獨孤戒盈築. 華陽, 次赤. 本蜀, 貞觀十七年析成都置, 乾元元年更名. 新都, 次畿. 武德二年置. 有繁陽山. 犀浦, 次畿. 垂拱二年析成都置. 新繁, 次畿. 雙流, 次畿. 廣都, 次畿. 龍朔二年析雙流置. 郫, 次畿. 溫江, 次畿. 本萬春, 武德三年置, 貞觀元年更名. 有新源水, 開元二十三年, 長史章仇兼瓊因蜀王秀故渠開, 通漕西山竹木. 靈池. 次畿. 本東陽, 久視元年置, 天寶元年更名. 彭州濛陽郡, 緊. 垂拱二年析益州置. 土貢:段羅、交梭. 戶五萬五千九百二十二, 口三十五萬七千三百八十七. 縣四:有府二, 曰天水、唐興. 有威戎軍, 有羊灌田、朋笮、繩橋三守捉城, 有七盤、安遠、龍溪三城, 有當風戍, 有靜塞關. 九隴, 望. 武德三年以九隴、綿竹、導江置濛州. 貞觀二年州廢, 縣皆來屬. 武後時, 長史劉易從決唐昌沲江, 鑿川派流, 合堋口垠歧水溉九隴、唐昌田, 民爲立祠. 有葛璝山、漓沅山、陽平山. 導江, 望. 本盤龍, 武德元年以故汶山置, 尋更名. 貞觀中曰灌寧, 開元中複爲導江. 有侍郎堰, 其東百丈堰, 引江水以溉彭、益田;龍朔中築;又有小堰, 長安初築. 西有蠶崖關;有岷山、玉壘山. 有鎮靜軍, 開元中置. 有白沙守捉城. 有木瓜戍、三奇戍. 唐昌, 望. 儀鳳二年析九隴、導江、郫置. 長壽二年曰周昌, 神龍元年複故名. 濛陽. 緊. 儀鳳二年析九隴、什邡、雒置. 蜀州唐安郡, 緊. 垂拱二年析益州置. 土貢:錦、單絲羅、花紗、紅藍、馬策. 戶五萬六千五百七十七, 口三十九萬六百九十四. 縣四:有府三, 曰金堰、廣逢、灌口. 有鎮靜軍, 乾符二年, 節度使高駢置. 晉原, 望. 有天倉山. 青城, 望. “青”故作“清”, 開元十八年更. 有青城山. 唐安. 望. 本唐隆, 武德元年置. 長壽二年曰武隆, 神龍元年複爲唐隆, 先天元年更名. 新津. 望. 西南二裏有遠濟堰, 分四筒穿渠, 溉眉州通義、彭山之田, 開元二十八年, 采訪使章仇兼瓊開. 有稠梗山、本竹山、天社山、主簿山, 有鐵. 漢州德陽郡, 上. 垂拱二年析益州置. 土貢:交梭, 雙紃, 彌牟、紵布, 衫段, 綾, 紅藍, 蜀馬. 戶六萬九千五, 口三十萬八千二百三. 縣五:有府一, 曰玉津. 有威勝軍. 雒, 望. 貞元末, 刺史盧士珵立堤堰, 溉田四百餘頃. 德陽, 緊. 武德三年析雒置. 有鹿頭關. 什邡, 望. 武德二年析雒置. 有李冰祠山. 綿竹, 緊. 有庚除山、萬安山、鹿堂山. 金堂. 上. 鹹亨二年析雒、新都置. 有昌利山. 嘉州犍爲郡, 中. 本眉山郡, 天寶元年更名. 土貢:麩金、紫葛、麝香. 戶三萬四千二百八十九, 口九萬九千五百九十一. 縣八:有犍爲、沐源、寺莊、牛徑、銅山、曲灘、陀和、平戎、依名、利雲、溶川、羅護、柘林、大池、雞心、龍溪、賴泥、可陽、婆籠、馬鞍、始犁、峨眉等二十二鎮兵. 龍遊, 緊. 平羌, 中下. 有鐵, 有關. 峨眉, 上. 有金, 有鐵. 夾江, 上. 有鐵. 玉津, 中. 綏山, 中. 久視元年析置樂都縣, 尋省. 有綏山. 羅目, 中. 麟德二年開生獠置, 以縣置沐州. 高宗上元三年州廢, 縣亦省, 儀鳳三年複置, 來屬. 有峨眉山. 犍爲. 中. 本隸戎州, 高宗上元元年來屬. 眉州通義郡, 上. 武德二年析嘉州置. 土貢:麩金、柑、石蜜、葛粉. 戶四萬三千五百二十九, 口十七萬五千二百五十六. 縣五:通義, 緊. 彭山, 緊. 本隆山, 隸陵州. 貞觀元年省入通義, 二年複置, 來屬. 先天元年更名. 有通濟大堰一, 小堰十, 自新津中江口引渠南下, 百二十裏至州西南入江, 溉田千六百頃, 開元中, 益州長史章仇兼瓊開. 有鹽, 有彭女山. 丹稜, 上. 有龍鵠山. 洪雅, 上. 武德元年以縣置犍州, 五年省南安入焉. 貞觀元年州廢, 來屬. 開元七年置義州, 並以獠戶置南安、平鄉二縣. 八年州廢, 省二縣, 以洪雅來屬. 青神. 上. 大和中, 榮夷人張武等百餘家請田於青神, 鑿山釃渠, 溉田二百餘頃. 邛州臨邛郡. 上. 武德元年析雅州置, 顯慶二年徙治臨邛. 土貢:葛、絲布、酒杓. 戶四萬二千一百七, 口十九萬三百二十七. 縣七:有府一, 曰興化. 有鎮南軍, 寶應元年置. 臨邛, 緊. 有銅, 有鐵. 依政, 上. 安仁, 上. 武德三年析臨邛、依政置. 貞觀十七年省, 鹹亨元年複置. 大邑, 上. 鹹亨二年析益州之晉原置. 有鶴鳴山. 蒲江, 中下. 有鹽. 大和四年以蒲江、臨溪隸巂州, 後皆複來屬. 臨溪, 中下. 有鐵. 火井. 中下. 有鎮兵, 有鹽. 簡州陽安郡, 下. 武德三年析益州置. 土貢:麩金、葛、綿、柑. 戶二萬三千六十六, 口十四萬三千一百九. 縣三:陽安, 上. 有銅, 有鹽;有柏廟山、玉女靈山. 金水, 上. 本金淵, 武德元年更名. 有銅. 平泉. 中. 資州資陽郡, 上. 本治盤石, 鹹通六年徙治內江, 七年複治盤石. 土貢:麩金、柑. 戶二萬九千六百三十五, 口十萬四千七百七十五. 縣八:有安定軍. 盤石, 中. 有平岡山、崇靈山;有鹽;北七十裏有百枝池, 周六十裏, 貞觀六年, 將軍薛萬徹決東使流. 資陽. 上. 有鹽. 清溪, 下. 本牛鞞, 天寶元年更名. 內江, 中. 有鹽. 月山, 下. 義寧二年置. 龍水, 中. 義寧二年置. 有鹽. 銀山, 下. 義寧二年置. 丹山. 中. 貞觀四年置, 六年省入內江, 七年複置. 巂州越巂郡, 中都督府. 本治越巂, 至德二載沒吐蕃, 貞元十三年收複. 大和五年爲蠻寇所破, 六年徙治台登. 土貢:蜀馬、絲布、花布、麩金、麝香、刀靶. 戶四萬七百二十一, 口十七萬五千二百八十. 縣九:有清溪關, 大和中, 節度使李德裕徙於中城;西南有昆明軍, 其西有寧遠軍, 有新安、三阜、沙野、蘇祁、保塞、羅山、西瀘、蛇勇、遏戎九城. 自清溪關南經大定城百一十裏至達仕城, 西南經菁口百二十裏至永安城, 城當滇、笮要沖;又南經水口西南度木瓜嶺二百二十裏至台登城;又九十裏至蘇祁縣, 又南八十裏至巂州, 又經沙野二百六十裏至羌浪驛, 又經陽蓬嶺百餘裏至俄准添館;陽蓬嶺北巂州境, 其南南詔境. 又經菁口、會川四百三十裏至河子鎮城, 又三十裏渡瀘水, 又五百四十裏至姚州, 又南九十裏至外沴蕩館;又百裏至佉龍驛, 與戎州往羊苴咩城路合. 貞元十四年, 內侍劉希昂使南詔由此. 台登, 中. 武德元年隸登州, 貞觀二年來屬. 有九子山. 越巂, 中. 邛部, 中. 蘇祁, 中. 西瀘, 中. 本可, 天寶元年更名. 昆明, 中. 武德二年置. 有鹽, 有鐵. 和集, 中. 貞觀八年置. 昌明, 中. 貞觀二十二年開松外蠻, 置牢州及松外、尋聲、林開三縣, 永徽三年州廢, 省三縣入昌明. 會川. 中. 本邛都, 高宗上元二年徙於會川, 因更名. 有瀘津關. 雅州盧山郡, 下都督府. 本臨邛郡, 天寶元年更名. 土貢:麩金、茶、石菖蒲、落雁木. 戶萬八百九十二, 口五萬四千一十九. 縣五:有和川、始陽、靈關、安國四鎮兵, 又有晏山、邊臨、統塞、集重、伐謀、制勝、龍遊、尼陽八城. 嚴道, 中. 唐初, 以州境析置濛陽、長松、靈關、陽啟、嘉良、火利六縣, 武德六年皆省. 盧山, 中. 儀鳳二年置大渡縣, 長安二年省. 有靈關;有鹽, 有銅. 名山, 中下. 有雞棟關. 百丈, 中. 貞觀八年置. 榮經. 中下. 武德三年置. 有邛崍山, 有關. 有銅. 有金湯軍, 乾符二年置;並置靜寇軍, 故延貢地也. 黎州洪源郡, 下都督府. 大足元年以雅州之漢源、飛越, 巂州之陽山置. 神龍三年州廢, 縣還故屬. 開元四年複置. 土貢:升麻、椒、麝香、牛黃. 戶千七百三十一, 口七千六百七十. 縣三:有洪源軍. 有定蕃、飛越、和孤三鎮兵, 又有武侯、廓清、銅山、肅寧、大定、要沖、潘倉、三碉、杖義、琉璃、和孤十一城. 漢源, 中. 武德元年以漢源、陽山二縣置登州, 九年州廢, 二縣來屬. 貞觀三年隸巂州, 永徽三年複故. 飛越, 中. 儀鳳二年析漢源置, 並置大渡縣, 隸雅州, 長安二年省. 神龍中隸雅州, 開元三年還屬. 通望. 中下. 本陽山, 隸登州, 武德元年析台登置. 州廢, 隸雅州, 貞觀二年來屬. 天寶元年更名. 茂州通化郡, 下都督府. 本汶山郡, 武德元年曰會州, 四年曰南會州, 貞觀八年更州名, 天寶元年更郡名. 土貢:麩金、丹砂、麝香、狐尾、羌活、當歸、乾酪. 戶二千五百一十, 口萬五千二百四十二. 縣四:有威戎軍. 汶山, 中. 有龍泉山、岷山. 汶川, 中下. 有古桃關. 石泉, 中下. 貞觀八年置, 永徽二年省北川縣入焉. 有石紐山. 通化. 中下. 翼州臨翼郡, 下. 武德元年析會州之左封、翼針置. 鹹亨三年僑治悉州之悉唐, 上元二年還治翼針. 土貢:犛牛尾、麝香、白蜜. 戶七百一十一, 口三千六百一十八. 縣三:有峨和、白岸、都護、祚鼎四城, 有合江、穀塠、三穀三守捉城;有隴東、益登、清溪、禦籓、吉超五鎮兵. 衛山, 中下. 本翼針, 天寶元年更名. 翼水, 下. 峨和. 下. 維州維川郡, 下. 武德七年以白狗羌戶於薑維故城置, 並置金川、定廉二縣. 貞觀元年以羌叛, 州廢, 縣亦省, 二年複置. 麟德二年自羈縻州爲正州, 儀鳳二年以羌叛, 複降爲羈縻州, 垂拱三年複爲正州. 廣德元年沒吐蕃, 大和五年收複, 尋棄其地. 大中三年首領以州內附. 土貢:麝香、犛牛尾、羌活、當歸. 戶二千一百四十二, 口三千一百九十八. 縣三:有通化軍, 有乾溪、白望、暗桶、赤鼓溪、石梯、達節、鵶口、質台、駱它九守捉城;西山南路有通耳、瓜平、乾溪、侏儒、箭上、穀口六守捉城, 又有符堅城;有寧塞、薑維二鎮兵. 薛城, 中下. 貞觀二年置, 又析置鹽溪縣, 永徽元年省入定廉. 有鹽. 通化, 中下. 本小封, 鹹亨二年以生羌戶於故金川縣地置, 後更名. 歸化. 下. 戎州南溪郡, 中都督府. 本犍爲郡, 治南溪, 貞觀中徙治僰道. 天寶元年更名. 長慶中複治南溪. 土貢:葛纖、荔枝煎. 戶四千三百五十九, 口萬六千三百七十五. 縣五:有石門、龍騰、和戎、馬湖、移風、伊祿、義賓、可封、泥溪、開邊、平寇十一鎮兵;有奮戎城, 乾符二年置. 南溪, 中. 有平蓋山. 僰道, 中. 義賓, 中下. 本存阝馬阝, 武德二年省, 三年複置. 天寶元年更名, 又省撫夷縣入焉. 開邊, 中下. 貞觀四年以石門、開邊、硃提三縣置南通州, 五年析置鹽泉縣以隸之. 八年曰賢州, 是年州廢, 以石門、硃提、鹽泉置撫夷縣及開邊, 隸戎州. 自縣南七十裏至曲州, 又四百八十裏至石門鎮, 隋開皇五年率益、漢二州兵所開;又經鄧枕山、馬鞍渡二百二十五裏至阿傍部落, 又經蒙夔山百九十裏至阿夔部落, 又百八十裏至諭官川, 又經薄季川百五十裏至界江山下, 又經荊溪穀、氵數渘池三百二十裏至湯麻頓, 又二百五十裏至柘東城, 又經安寧井三百九十裏至曲水, 又經石鼓二百二十裏渡石門至佉龍驛, 又六十裏至雲南城, 又八十裏至白崖城, 又八十裏至龍尾城, 又四十裏至羊苴咩城. 貞元十年, 詔祠部郎中袁滋與內給事劉貞諒使南詔, 由此. 歸順. 中下. 聖曆二年析存阝馬阝縣地, 以生獠戶置. 姚州雲南郡, 下. 武德四年以漢雲南縣地置. 土貢:麩金、麝香. 戶三千七百. 縣三:有澄川、南江二守捉城. 自巂州南至西瀘, 經陽蓬、鹿穀、菁口、會川四百五十裏至瀘州, 乃南渡瀘水, 經褒州、微州三百五十裏至姚州. 州西距羊苴咩城三百裏, 東南距安南水陸二千裏. 姚城, 下. 故漢弄棟縣地. 瀘南, 下. 本長城, 垂拱元年置, 天寶初更名. 有蔥山. 長明. 下. 松州交川郡, 下都督府. 武德元年以扶州之嘉誠、會州之交川置, 以地產甘松名. 廣德元年沒吐蕃, 其後松、當、悉、靜、柘、恭、保、真、霸、乾、維、翼等爲行州, 以部落首領世爲刺史、司馬. 土貢:蠟、樸硝、麝香、狐尾、當歸、羌活. 戶千七十六, 口五千七百四十二. 縣四:有松當軍, 武後時置. 嘉誠, 下. 交川, 下. 平康, 下. 本隸當州, 垂拱元年析交川及當州之通軌、翼針置. 天寶元年隸松州. 鹽泉. 下. 當州江源郡, 下. 貞觀二十一年, 以羌首領董和那蓬固守松州功, 析松州之勇軌縣置, 以地產當歸名. 土貢:麩金、酥、麝香、當歸、羌活. 戶二千一百四十六, 口六千七百一十三. 縣三:通軌, 中下. 貞觀三年置. 利和, 下. 顯慶二年析通軌置. 穀和. 下. 文明元年開生羌置, 並置平唐縣, 後省. 有常舊山. 悉州歸誠郡, 下. 顯慶元年以當州之左封置, 並置悉唐、識臼二縣, 治悉唐. 鹹亨元年徙治左封, 儀鳳二年羌叛, 僑治當州, 俄徙治左封. 土貢:麩金、麝香、犛牛尾、當歸、柑. 戶八百一十六, 口三千九百一十四. 縣二:左封, 中. 本隸會州, 武德元年隸翼州, 三年省. 貞觀四年複置, 二十一年隸當州. 歸誠. 下. 垂拱二年析左封置. 靜州靜川郡, 下. 本南和州, 儀鳳元年以悉州之悉唐置, 天授二年更名. 土貢:麝香、犛牛尾、當歸、羌活. 戶千五百七十七, 口六千六百六十九. 縣三:悉唐, 中. 靜居, 中. 清道. 下. 柘州蓬山郡, 下. 顯慶三年開置. 土貢:麝香、當歸、羌活. 戶四百九十五, 口二千二百二十. 縣二:柘, 下. 喬珠. 下. 恭州恭化郡, 下. 開元二十四年以靜州之廣平置. 土貢:麝香、當歸、升麻、羌活. 戶千一百八十九, 口六千二百二十三. 縣三:西南有平戎軍. 和集, 下. 本廣平, 天寶元年更名. 博恭, 下. 開元二十四年析廣平置. 烈山. 下. 開元二十四年析廣平置. 保州天保郡, 下. 本奉州雲山郡, 開元二十八年以維州之定廉置. 天寶八年徙治天保軍, 更郡名. 廣德元年沒吐蕃, 乾元元年, 嗣歸誠王董嘉俊以郡來歸, 更州名. 後又更名古州, 其後複爲保州. 土貢:麩金、麝香、犛牛尾. 戶千二百四十五, 口四千五百三十六. 縣四:有天保軍. 定廉, 下. 武德七年置, 永徽元年省維州之鹽溪縣入焉. 歸順, 下. 天寶八載析定廉置. 雲山, 下. 天寶八載析定廉置. 安居. 下. 真州昭德郡, 下. 天寶五載析臨翼郡置. 土貢:麝香、大黃. 戶六百七十六, 口三千一百四十七. 縣四:真符, 中下. 天寶五載析雞川、昭德置. 雞川, 中下. 先天元年析翼水縣地開生獠置, 本隸悉州, 天寶元年隸翼州. 昭德, 下. 本識臼, 顯慶元年開生獠置, 隸悉州, 天寶元年隸翼州. 昭遠, 中下. 霸州靜戎郡, 下. 天寶元年招附生羌置. 戶五百七十一, 口千八百六十一. 縣四:安信, 下. 牙利, 中. 保寧, 中. 歸化. 中. 乾州, 下. 大曆三年開西山置. 縣二:招武, 下. 寧遠. 下. 梓州梓潼郡, 下. 本新城郡, 天寶元年更名. 土貢:紅綾、絲布、柑、蔗糖、橘皮. 戶六萬一千八百二十四, 口二十四萬六千六百五十二. 縣九:郪, 望. 有鹽. 射洪, 上. 通泉, 緊. 大曆二年隸遂州, 後複來屬. 有鹽, 有鐵. 玄武, 上. 本隸益州, 武德三年來屬. 有鹽. 鹽亭, 上. 有鹽. 有負戴山. 飛烏, 上. 有鹽. 永泰, 中. 武德四年, 析鹽亭及劍州之黃安、閬州之西水置. 有鹽. 有女徒山. 銅山, 中. 南可象山, 西北私鎔山, 皆有銅. 貞觀二十三年置鑄錢官, 調露元年罷, 析郪、飛烏置縣. 有會軍堂山. 涪城. 緊. 本隸綿州, 大曆十三年來屬. 有鹽. 遂州遂寧郡, 中都督府. 土貢:樗蒲綾、絲布、天門冬. 戶三萬五千六百三十二, 口十萬七千七百一十六. 縣五:有靜戎軍. 方義, 望, 有鹽. 長江, 中. 有鹽. 有廣山. 蓬溪, 中. 本唐興, 永淳元年析方義置. 長壽二年曰武豐, 神龍元年複故名. 景龍二年析置唐安縣, 先天二年省. 天寶元年更唐興曰蓬溪. 有化鹽池. 青石, 中. 遂寧. 中. 景龍元年以故廣溪縣地置. 綿州巴西郡, 上. 本金山郡, 天寶元年更名. 土貢:鏤金銀器、麩金、輕容、雙紃、綾、綿、白藕、蔗. 有橘官. 戶六萬五千六十六, 口二十六萬三千三百五十二. 縣八:巴西, 望. 南六裏有廣濟陂, 引渠溉田百餘頃, 垂拱四年, 長史樊思孝、令夏侯奭因故渠開;有富樂山;有金, 有銀, 有鐵, 有鹽. 昌明, 緊. 本昌隆, 武德三年析置顯武、文義二縣. 貞觀元年省文義, 神龍元年更顯武曰興聖, 先天元年更昌隆曰昌明, 開元二年省興聖入焉. 尋又析巴西、涪城、萬安地複置興聖, 二十七年省, 地還故屬. 有北芒山;有鹽, 有鐵. 魏城, 上. 北五裏有洛水堰, 貞觀六年引安西水入縣, 民甚利之;有鐵, 有鹽. 羅江, 中. 本萬安, 天寶元年更名. 北五裏有茫江堰, 引射水溉田入城, 永徽五年, 令白大信置;北十四裏有楊村堰, 引折腳堰水溉田, 貞元二十一年, 令韋德築;有白馬關;有鹽. 神泉, 上. 北二十裏有折腳堰, 引水溉田, 貞觀元年開;有鐵. 鹽泉, 中. 武德三年析魏城置. 有鐵. 龍安, 上. 本金山, 武德三年更名. 有松嶺關, 開元十八年廢;東南二十三裏有雲門堰, 決茶川水溉田, 貞觀元年築. 西昌. 中. 永淳元年以隋益昌縣地置. 有鐵. 劍州普安郡, 上. 本始州, 先天二年更名. 土貢:麩金、絲布、蘇薰席、葛粉. 戶二萬三千五百一十, 口十萬四百五十. 縣八:普安, 上. 普城, 緊. 本黃安, 唐末更名. 永歸, 中下. 有停船山. 梓潼, 上. 有亮山、神山. 陰平, 中. 西北二裏有利人渠, 引馬閣水入縣溉田, 龍朔三年, 令劉鳳儀開, 寶應中廢, 後複開, 景福二年又廢;有浮滄山. 臨津, 中上. 武連, 中. 劍門. 中下. 聖曆二年析普安、永歸、陰平置. 合州巴川郡, 中. 本涪陵郡, 天寶元年更名. 土貢:麩金、葛、桃竹箸、雙陸子、書筒、橙、牡丹、藥實. 戶六萬六千八百一十四, 口七萬七千二百二十. 縣六:石鏡, 上. 有鐵, 有銅梁山. 新明, 中. 武德三年析石鏡置. 漢初, 中. 赤水, 中. 巴川, 中. 開元二十三年析石鏡、銅梁置. 有鐵. 銅梁. 中. 長安三年置. 龍州應靈郡, 中都督府. 本平武郡西龍州, 義寧二年曰龍門郡, 又曰西龍門郡, 貞觀元年曰龍門州. 初爲羈縻, 屬茂州, 垂拱中爲正州. 天寶元年曰江油郡, 至德二載更郡名, 乾元元年更州名. 土貢:麩金、酥、羚羊角、葛粉、厚樸、附子天雄、側子、烏頭. 戶二千九百九十二, 口四千二百二十八. 縣二:江油, 望. 貞觀八年省平武縣入焉. 有涪水關. 清川. 中下. 本馬盤, 天寶元年更名. 普州安嶽郡, 中. 武德二年析資州置. 土貢:雙紃、葛布、柑、天門冬煎. 戶二萬五千六百九十三, 口七萬四千六百九十二. 縣六:安嶽, 上. 有鹽. 安居, 中下. 大曆二年隸遂州, 後複來屬. 有鹽. 普慈, 中. 樂至, 中. 武德三年置. 有鹽. 普康, 中下. 本隆康, 先天元年更名. 有鹽, 崇龕. 中. 本隆龕, 武德三年置, 先天元年更名. 渝州南平郡, 下. 本巴郡, 天寶元年更名. 土貢:葛、藥實. 戶六千九百九十五, 口二萬七千六百八十五. 縣五:巴, 中下. 有鹽. 江津, 中下. 萬壽, 中下. 本萬春, 武德三年析江津置, 五年更名. 南平, 中下. 貞觀四年析巴縣置南平州, 並置南平、清穀、周泉、昆川、和山、白溪、瀛山七縣. 八年曰霸州, 十三年州廢, 省清穀、周泉、昆川、和山、白溪、瀛山, 以南平來屬. 壁山. 中下. 至德二載析巴、江津、萬壽置. 有鹽. 陵州仁壽郡, 本隆山郡, 天寶元年更名. 土貢:麩金、鵝溪絹、細葛、續髓、苦藥. 戶三萬四千七百二十八, 口十萬一百二十八. 縣五:仁壽, 望. 有鹽, 有高城山. 貴平, 中. 有鹽. 井研, 中. 有井鑊山. 始建, 中下. 有鐵. 籍. 上. 永徽四年析貴平置. 東五裏有漢陽堰, 武德初引漢水溉田二百頃, 後廢, 文明元年, 令陳充複置, 後又廢;有鹽. 榮州和義郡, 中. 武德元年析資州置. 治公井, 六年徙治大牢, 永徽二年徙治旭川. 土貢:、班布、葛、利鐵、柑. 戶五千六百三十九, 口萬八千二十四. 縣六:有威遠軍. 旭川, 中下. 貞觀元年析大牢置. 應靈, 中下. 本大牢, 景龍二年省雲州及羅水、雲川、胡連三縣入焉. 天寶元年更名. 有鹽. 公井, 中下. 武德元年置. 有鹽. 資官, 中下. 本隸嘉州, 武德六年來屬. 有鹽, 有鐵. 威遠, 中下. 貞觀元年析置婆日、至如二縣. 二年以瀘州之隆越來屬. 八年省婆日、至如、隆越入焉. 有鹽. 和義. 中下. 本隸瀘州, 貞觀八年來屬. 昌州, 下都督府. 乾元二年析資、瀘、普、合四州之地置, 治昌元. 大曆六年州、縣廢, 其地各還故屬, 十年複置. 光啟元年徙治大足. 土貢:麩金、麝香. 縣四:大足, 下. 本合州巴川地. 靜南, 中. 昌元, 上. 永川. 下. 本渝州壁山縣地. 有鐵. 瀘州瀘川郡, 下都督府. 土貢:麩金、利鐵、葛布、班布. 戶萬六千五百九十四. 口六萬五千七百一十一. 縣五:瀘川, 中. 貞觀八年析置涇南縣, 後省. 富義, 中. 本富世, 武德九年省來鳳縣入焉. 貞觀二十三年更名. 江安, 中. 貞觀元年以夷獠戶置思隸、思逢、施陽三縣. 八年省施陽, 十三年省思隸、思逢入焉. 有鹽. 合江, 中. 綿水. 中. 保寧都護府, 天寶八載以劍南之索磨川置, 領牂柯、吐蕃. 右劍南采訪使, 治益州.
'중국25사(번역중) > → 17. 신당서 新唐書 <完>' 카테고리의 다른 글
[신당서新唐書] 권48 지33하 지리지 7편하 (0) | 2024.10.18 |
---|---|
[신당서新唐書] 권47 지33상 지리지 7편상 (0) | 2024.10.17 |
[신당서新唐書] 권45 지31 지리지 5편 (0) | 2024.10.15 |
[신당서新唐書] 권44 지30 지리지 4편 (0) | 2024.10.14 |
[신당서新唐書] 권43 지29 지리지 3편 (0) | 2024.10.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