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원문〕睿宗玄眞大聖大興孝皇帝, 諱旦, 高宗第八子, 中宗母弟.
〔번역〕예종현진대성대흥효황제睿宗玄眞大聖大興孝皇帝의 이름은 단旦이고, 고종高宗「이치李治」의 여덟째 아들이고, 중종中宗「이현李顯」의 동복동생이다.
【원문】龍朔 二年 六月 己未, 生於長安.
【번역】용삭龍朔〔661년~663년〕2년〔662년〕6월 기미일, 장안長安에서 태어났다.
【원문】其年封殷王, 遙領冀州大都督‧單于大都護‧右金吾衛大將軍.
【번역】그 해〔662년〕은왕殷王에 봉해졌고, 중앙에서 기주대도독‧선우대도호‧우금오위대장군冀州大都督‧單于大都護‧右金吾衛大將軍의 일을 행하였다.
及長, 謙恭孝友, 好學, 工草隸, 尤愛文字訓詁之書.
【원문】乾封 元年, 徙封豫王.
【번역】건봉乾封〔666년~668년〕원년〔666년〕, 예왕豫王으로 옮겨 봉해졌다.
【원문】總章 二年, 徙封冀王.
【번역】총장總章〔668년~670년〕2년〔669년〕, 기왕冀王으로 옮겨 봉해졌다.
上初名旭輪, 至是去“旭”字.
【원문】上元 二年, 徙封相王, 拜右衛大將軍.
【번역】상원上元〔674년~676년〕2년〔675년〕, 상왕相王으로 옮겨 봉하였고, 우위대장군右衛大將軍의 벼슬을 받았다.
儀鳳三年, 遷洛牧;改名旦, 徙封豫王. 嗣聖元年, 則天臨朝, 廢中宗爲廬陵王, 立豫王爲皇帝, 仍臨朝稱制. 及革命, 改國號爲周, 降帝爲皇嗣, 令依舊名輪, 徙居東宮, 其具儀一比皇太子. 聖曆元年, 中宗自房陵還. 帝數稱疾不朝, 請讓位於中宗. 則天遂立中宗爲皇太子, 封帝爲相王, 又改名旦, 授太子右衛率.
長安中, 拜司徒‧右羽林衛大將軍.
장안長安 연간에 사도‧우우림위대장군司徒‧右羽林衛大將軍의 벼슬을 받았다.
自則天初臨朝及革命之際, 王室屢有變故, 帝每恭儉退讓, 竟免於禍. 神龍元年, 以誅張易之昆弟功, 進號安國相王, 遷太尉, 加實封. 其年立爲皇太弟, 固辭不受.
景龍 四年 夏六月, 中宗崩, 韋庶人臨朝, 引用其黨, 分握政柄, 忌帝望實素高, 潛謀危害. 庚子夜, 臨淄王諱與太平公主子薛崇簡、前朝邑尉劉幽求、長上果毅麻嗣宗、苑總監鍾紹京等率兵入北軍, 誅韋溫、紀處訥、宗楚客、武延秀、馬秦客、葉靜能、趙履溫、楊均等, 諸韋、武黨與皆誅之. 辛醜, 帝挾少帝禦安福門樓慰諭百姓, 大赦天下, 見系囚徒常赦所不免者鹹赦除之. 內外文武官三品已上賜爵一級, 四品已下加一階, 親皇三等已上加兩階, 四等已下及諸親賜勳三轉, 天下百姓免今年田租之半. 進封臨淄王爲平王, 以薛崇簡爲立節郡王. 鍾紹京爲中書侍郎, 劉幽求爲中書舍人, 並參知機務, 加實封. 其餘封賞有差. 遣使分行諸道宣諭, 仍令往均州慰勞譙王. 壬寅, 左千牛中郎將、宋王成器爲左衛大將軍, 司農少卿同正員、衡陽王成義爲右衛大將軍, 太府少卿同正員、巴陵王隆範爲左羽林衛大將軍, 太仆少卿同正員、彭城王隆業爲右羽林衛大將軍. 黃門侍郎李日知同中書門下三品. 癸卯, 殿中兼知內外閑廄、檢校龍武右軍、仍押左右廂萬騎平王諱同中書門下三品. 中書侍郎、潁川郡公鍾紹京爲中書令. 中書令、酂國公蕭至忠爲許州刺史, 兵部尚書、逍遙公韋嗣立爲宋州刺史, 中書侍郎趙彥昭爲絳州刺史, 蕭、韋、趙特置位. 誅吏部尚書張嘉福於懷州. 其日, 王公百僚上表, 鹹以國家多難, 宜立長君, 以帝眾望所歸, 請即尊位. 甲辰, 少帝詔曰:“自古帝王, 必有符命, 兄弟相及, 存諸典禮. 朕以孤藐, 遭家艱難, 顧茲蒙識, 未洽治途. 茫茫四海, 將何所屬, 累聖丕基, 若墜於地. 王室多難, 義擇長君, 思與群公, 推崇明聖. 叔父相王, 高宗之子, 昔以天下, 讓於先帝, 孝友寬簡, 彰信兆人. 神龍之初, 己有明旨, 將立太弟, 以爲副君. 爲王懇辭, 未行冊命, 所以東宮虛位, 至於曆年. 徹綴在辰, 禍變倉卒, 後掖稱制, 計立沖人. 欽奉前懷, 願遵理命. 上申天聖之旨, 下遂蒼生之心;俯稽圖緯之文, 仰跂祖宗之烈. 擇今日, 請叔父相王即皇帝位. 朕退守本籓, 歸於舊邸. 凡百卿士, 敬承朕言, 克贊我天人之休期, 光我有唐之勳業. 布告遐邇, 鹹使聞知.”相王上表, 讓曰:“臣以宗社事重, 家國情深, 誅鋤巨逆, 奉戴嗣主. 今承制旨, 猥推宸極. 在臣虛薄, 不敢祗膺. 循環震驚, 無任感哽!”制答曰:“皇極大寶, 天下至公, 王者臨之, 蓋非獲已. 王先聖舊意, 蒼生推仰, 龍光紫宸, 貴允系望. 請遵前旨, 勿或推讓.”於是少帝遜於別宮. 是日即皇帝位, 禦承天門樓, 大赦天下, 常赦所不免並原之. 內外官四品已上加一階, 相王府官吏加兩階. 流人長流、長任未還者並放還. 立功人王承曄已下千餘人, 賜爵秩有差. 封少帝爲溫王. 其日, 景雲見. 乙巳, 中書令鍾紹京爲戶部尚書、越國公, 實封五百戶;中書舍人劉幽求爲尚書左丞、徐國公, 實封五百戶:並依前知政事. 左衛大將軍、宋王成器爲太子太師、雍州牧、揚州大都督, 加實封二百戶. 宮人比來取百姓子女入宮者, 放還其家. 丙午, 新除太常少卿薛稷爲黃門侍郎, 參知機務. 丁未, 許州刺史、梁縣侯姚元之爲兵部尚書、同中書門下三品, 兵部尚書韋嗣立爲中書令. 追削武三思、武崇訓官爵. 戊申, 蕭至忠、韋嗣立、趙彥昭、崔湜並停刺史. 衡陽王成義封申王, 巴陵王降範封岐王, 彭城王隆業封薛王. 己酉, 鎮國太平公主加實封五百戶, 通前一萬戶. 秋七月癸醜, 兵部侍郎兼知雍州長史崔日用爲黃門侍郎, 參知機務. 丙辰, 則天大聖皇後依舊號爲天後. 追諡雍王賢爲章懷太子, 庶人重俊曰節湣太子. 複敬暉、桓彥範、崔玄暐、張柬之、袁恕己、成王千裏、李多祚等官爵. 丁巳, 河南、洛陽、華州並依舊名. 以洛州長史宋璟爲檢校吏部尚書、同中書門下三品, 中書侍郎岑羲爲右散騎常侍. 壬戌, 以蕭至忠爲晉州刺史, 韋嗣立爲許州刺史, 趙彥昭爲宋州刺史, 兵部尚書姚元之兼太子右庶子, 吏部尚書宋璟兼太子左庶子. 癸亥, 吏部侍郎崔湜爲尚書右丞, 罷知政事. 甲子, 右仆射許國公蘇瑰、兵部尚書姚元之、吏部尚書宋璟、右常侍判刑部尚書岑羲並充使冊定陵. 丙寅, 姚元之兼中書令. 丁卯, 蘇瑰爲尚書左仆射, 仍舊同中書同下三品. 宋國公唐休璟致仕. 右武衛大將軍、攝右禦史大夫、同中書門下三品、韓國公張仁亶右衛大將軍. 戊辰, 崔日用爲雍州長史, 薛稷爲右散騎常侍, 並停知機務. 特進、同中書門下三品、趙國公李嶠爲懷州刺史. 廢司田參軍. 己巳, 冊平王爲皇太子. 大赦天下, 改元爲景雲. 內外官九品已上及子爲父後者各加勳一轉, 自神龍以來直諫枉遭非命者鹹令式墓, 天下州縣名目天授以來改爲“武”字者並令複舊. 廢武氏崇恩廟, 其昊陵、順陵並去陵名. 景雲元年七月己巳, 制自今授左右仆射、侍中、中書令、六尚書已上官聽讓, 其餘停讓. 追廢皇後韋氏爲庶人, 安樂公主爲悖逆庶人. 丁醜, 改太史監爲太史局, 隸秘書省. 八月癸巳, 新除集州刺史、譙王重福潛入東都構逆, 州縣討平之. 先是, 中宗時官爵渝濫, 因依妃、主墨敕而授官者, 謂之斜封, 至是並令罷免. 癸卯, 改門下坊爲左春坊, 典書坊爲右春坊, 左右羽林衛依舊爲左右羽林軍. 九月庚戌, 封皇太子男嗣貞爲許昌郡王, 嗣謙爲真定郡王. 冬十月甲申, 詔孝敬皇帝神主先祔太廟, 有違古義, 於東都別立義宗廟. 丁未, 姚元之爲中書令, 兼檢校兵部尚書. 十一月己酉, 葬孝和皇帝於定陵. 辛亥, 太子太師、宋王成器爲尚書左仆射. 蘇瑰爲太子少傅, 侍中、鄖國公韋安石爲太子少保, 改封郇國公, 並罷知政事. 戊辰, 宋王成器爲司徒, 兼領揚州大都督. 庚午, 太子少傅蘇瑰薨. 是歲, 韋庶人、悖逆庶人並以禮改葬, 武三思父子剖棺戮屍. 二年春正月丁未朔, 以山陵日近, 不受朝賀. 癸醜, 改泉州爲閩州, 置都督府, 改武榮州爲泉州. 突厥默啜遣使請和親, 許之. 己未, 太仆卿郭元振、中書侍郎張說並同中書門下平章事. 甲子, 改封溫王重茂爲襄王, 遷於集州. 乙醜, 追尊皇後劉氏爲肅明皇後, 墓曰惠陵;德妃竇氏爲昭成皇後, 墓曰靖陵. 二月丁醜, 令皇太子監國. 甲辰, 姚元之左授申州刺史, 宋璟左授楚州刺史. 韋安石爲侍中. 丙戌, 劉幽求爲戶部尚書, 罷知政事. 戊子, 詔中宗時斜封官並許依舊. 庚申, 複置太子左右諭德、太子左右贊善, 各置兩員. 戊戌, 郭元振爲兵部尚書, 仍依舊同中書門下平章事. 己未, 改修文館爲昭文館. 黃門侍郎李日知爲左台禦史大夫, 依舊同中書門下三品. 夏四月庚辰, 張說爲兵部侍郎, 依舊同中書門下平章事. 癸未, 分瀛州置鄭州. 詔以釋典玄宗, 理均跡異, 拯人化俗, 教別功齊. 自今每緣法事集會, 僧尼、道士、女冠等宜齊行道集. 甲申, 韋安石爲中書令;宋王成器爲太子賓客, 仍依舊遙領揚州大都督. 丙申, 李日知爲侍中. 壬寅, 大赦天下, 重福徒黨放雪. 京官四品已下加一階, 外官賜勳一轉, 三品已上各賜爵一級. 天下濫度僧尼、道士、女冠並依舊. 又令內外官依上元元年九品已上文武官, 鹹帶手巾算袋, 武官鹹帶七事占鞢並足. 其腰帶一品至五品並用金, 六品七品並用銀, 八品九品並用鍮石. 魚袋著紫者金裝, 著緋者銀裝. 景龍三年已前逋懸並放免. 天下大酺五日. 五月庚戌, 複武氏昊陵、順陵, 仍量置官屬, 太平公主爲武攸暨請也. 庚申, 韋安石加開府儀同三司. 辛醜, 改西城公主爲金仙公主, 昌隆公主爲玉真公主, 仍置金仙、玉真兩觀. 壬戌, 殿中監竇懷貞爲左台禦史大夫、同中書門下平章事. 六月壬午, 依漢代故事, 分置二十四都督府. 閏六月, 初置十道按察使. 秋七月, 新置都督府並停. 唯雍洛州長史、揚益荊並四大都督府長史階爲三品. 八月乙卯, 詔以興聖寺是高祖舊宅, 有柿樹, 天授中枯死, 至是重生, 大赦天下. 其謀殺、劫殺、造偽頭首並免死配流嶺南, 官典受贓者特從放免. 天下大酺三日. 丁巳, 皇太子釋奠於太學. 己巳, 韋安石爲尚書右仆射、同中書門下三品兼太子賓客, 禮部尚書竇希玠爲太子少傅. 庚午, 改左右屯衛爲左右威衛, 左右宗衛率府爲左右司禦府, 渾儀監爲太史監. 九月丁卯, 竇懷貞爲侍中. 冬十月甲辰, 吏部尚書劉幽求爲侍中, 散騎常侍魏知古同中書門下三品, 太子詹事崔湜爲中書侍郎、同中書門下三品, 中書侍郎陸象先同中書門下平章事. 韋安石爲尚書左仆射、東都留守, 侍中李日知爲戶部尚書, 兵部尚書郭元振爲吏部尚書, 侍中兼檢校左台禦史大夫竇懷貞爲左台禦史大夫, 兵部侍郎兼左庶子張說爲尚書左丞:罷知政事. 十一月戊寅, 改太史監爲太史局, 依舊隸秘書省. 改王師爲傅. 三年春正月辛未朔, 親謁太廟. 癸酉, 上始釋慘服, 禦正殿受朝賀. 甲戌, 並、汾、絳三州地震, 壞人廬舍. 辛巳, 南郊. 戊子, 躬耕籍田. 己醜, 大赦天下, 改元爲太極. 內外官四品已下加一階, 三品已上加爵一級. 孔宣父祠廟, 本州取側近三十戶以供灑掃. 天下大酺五日, 特賜老人九十已上緋衫牙笏, 八十已上綠衫木笏. 乙未, 戶部尚書岑羲、左台禦史大夫竇懷貞並同中書門下三品. 二月丁酉, 秘書增少監一員, 光祿、大理、鴻臚、太府、衛尉、宗正各增置少卿一員, 少府監、將作監增置少監一員, 國子監增置司業一員, 左右台各增置中丞一員. 雍洛二州、並益荊揚四大都督府各增置司馬一員, 仍分爲左右司馬. 丁亥, 皇太子釋奠於國學. 追贈顏回爲太子太師, 曾參爲太子太保. 每年春秋釋奠, 以四科弟子、曾參從祀, 列於二十二賢之上. 辛酉, 廢右禦史台官員. 己巳, 頒新格式於天下. 夏四月辛醜, 制曰: 朕聞措刑由於用刑, 去殺存乎必殺. 明罰峻典, 自古而然;立制齊人, 於是乎在. 自我朝建國, 僅將百年, 天下和平, 其來已久. 往承隋季, 守法頗專;比襲時安, 持綱日緩. 況朕薄德, 甚莫逮先;惟人難理, 遠不如昔. 粵從守位, 三載於茲, 庶務煩勞, 不損晷景. 嘗謂自我作則, 感而成化;痛乎迷俗忘返, 不威罔懲. 將至純風, 先歸重典. 比者贓賄不息, 渝濫公行, 放心未寧, 禁犯無懼. 此焉暫革, 期於承平, 遂割小慈, 以崇大體. 自今已後, 造偽頭首者斬, 仍沒一房資財, 同用廕者並停奪. 非頭首者絞. 其承前造偽人, 限十日內首使盡. 官典主司枉法受贓一匹已上, 先決杖一百. 其緣贓及惡狀被解及與替者, 非選時不得輒入京城. 縱家貫在京, 不得輒至朝堂, 妄有披訴. 如有此色, 並決杖仍加貶斥. 其先在京城者, 限三日內勒還. 上下官僚輒緣私情相囑者, 其受囑人宜封狀奏聞. 成器已下, 朕自決罰. 其餘王公已下, 並解見任官, 三五年間不須齒錄. 其進狀人別加褒賞. 禦史宜令分察諸司. 五月戊寅, 親祀北郊. 辛未, 大赦天下, 改元爲延和. 桓彥範、敬暉、崔玄暐、張柬之、袁恕己等, 特還其子孫實封二百戶. 天下大酺五日. 六月癸醜, 戶部尚書岑羲爲侍中. 乙卯, 追奠則天皇后曰天後聖帝. 庚申, 幽州都督孫儉率左驍衛將軍李楷洛、左威衛將軍周以悌等, 將兵三萬, 與奚首領李大輔戰於硎山, 爲賊所敗, 儉沒於陣. 壬戌, 魏知古爲戶部尚書, 仍依舊同中書門下三品. 秋七月庚午, 竇懷貞爲尚書右仆射, 平章軍國重事. 己卯, 上觀樂於安福門, 以燭繼晝, 經日乃止. 八月庚子, 帝傳位於皇太子, 自稱太上皇帝, 五日一度受朝於太極殿, 自稱曰朕, 三品已上除授及大刑獄, 並自決之, 其處分事稱誥、令. 皇帝每日受朝於武德殿, 自稱曰予, 三品已下除授及徒罪並令決之, 其處分事稱制、敕. 甲辰, 大赦天下, 改元爲先天. 八月戊申, 皇帝子許昌王嗣直改封郯王, 真定王嗣謙爲郢王. 己酉, 以宋王成器爲司空, 依舊遙領揚州大都督. 庚戌, 竇懷貞爲尚書左仆射、同中書門下三品, 仍兼禦史大夫;劉幽求爲尚書右仆射, 依舊同中書門下三品;魏知古爲侍中;崔湜爲中書令;並監修國史. 丁巳, 立皇帝妃王氏爲皇後. 癸亥, 劉幽求配流封州. 九月丁卯朔, 日有蝕之. 甲申, 封皇帝子嗣升爲陝王. 冬十月庚子, 皇帝親謁太廟, 禮畢, 禦延喜門, 大赦天下. 壬寅, 祔昭成皇後、肅明皇後神主於儀坤廟. 癸卯, 皇帝幸新豐之溫湯, 校獵於渭川. 十二月丁未, 誥禁人屠殺犬雞. 戊午, 改箕州爲儀州. 二年春正月, 敕河北諸州團結兵馬, 皆令本州刺史押掌. 乙亥, 吏部尚書兼太子右諭德、酂國公蕭至忠爲中書令. 上元日夜, 上皇禦安福門觀燈, 出內人連袂踏歌, 縱百僚觀之, 一夜方罷. 二月丙申, 改隆州爲閬州, 始州爲劍州. 分冀州置深州. 初, 有僧婆陀請夜開門然燈百千炬, 三日三夜. 皇帝禦延喜門觀燈縱樂, 凡三日夜. 左拾遺嚴挺之上疏諫之, 乃止. 三月辛卯, 皇後祀先蠶. 癸巳, 制敕表狀、書奏、箋牒年月等數, 作一十、三十、四十字. 夏六月丙辰, 兵部尚書、朔方道行軍大總管郭元振加同中書門下三品. 秋七月甲子, 太平公主與仆射竇懷貞、侍中岑羲、中書令蕭至忠、左羽林大將軍常元楷等謀逆, 事覺, 皇帝率兵誅之. 窮其黨與, 太子少保薛稷、左散騎常侍賈膺福、右羽林將軍李慈李欽、中書舍人李猷、中書令崔湜、尚書左丞盧藏用、太史令傅孝忠、僧惠範等皆誅之. 兵部尚書郭元振從上禦承天門樓, 大赦天下, 自大辟罪已下, 無輕重鹹赦除之. 翌日, 太上皇誥曰:’朕將高居無爲, 自今後軍國刑政一事以上, 並取皇帝處分.” 開元四年夏六月甲子, 太上皇帝崩於百福殿, 時年五十五. 秋七月己亥, 上尊諡曰大聖貞皇帝, 廟曰睿宗. 冬十月庚午, 葬於橋陵. 天寶十三載二月, 改諡曰玄真大聖大興孝皇帝. 史臣曰:法不一則奸偽起, 政不一則朋黨生, 上既啟其泉源, 下胡息於奔競. 觀夫天後之時, 雲委於二張之第;孝和之世, 波注於三王之門. 獻奇則除設盈庭, 納賄則斜封滿路, 鹹以進趨相軌, 奸利是圖, 如火投泉, 安得無敗?洎景龍繼統, 汙俗廓清, 然猶投杼於乘輿之間, 抵掌於太平之日. 以至書頻告變, 上不自安, 宮臣致禦魅之科, 天子慊巡邊之詔. 彼既彎弓而射我, 我則號泣以行刑. 此雖鎮國之尤, 亦是臨軒之失. 夫君人孝愛, 錫之以典刑, 納之於軌物, 俾無僭逼, 下絕覬覦, 自然治道惟新, 亂階不作. 孝和既已失之, 玄真亦未爲得. 贊曰:孝和、玄真, 皆肖先人. 率情背禮, 取樂於身. 夷塗不履, 覆轍攸遵. 扶持聖嗣, 賴有賢臣.
'국외연구소 > → 구당서 舊唐書' 카테고리의 다른 글
【당서唐書(舊)】권9 제기9 현종기 하편 (0) | 2024.02.13 |
---|---|
【당서唐書(舊)】권8 제기8 현종기 상편 (1) | 2024.02.12 |
【당서唐書(舊)】권7 제기7 중종기 (1) | 2024.02.10 |
【당서唐書(舊)】권6 제기6 측천무후기 (2) | 2024.02.09 |
【당서唐書(舊)】권5 제기5 고종기 하편 (2) | 2024.02.08 |